煌上煌年報業績雙降,加盟店年淨減超800家,“千城萬店”戰略遭現實拷問
當前,醬滷肉製品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競爭"的轉型期,在此背景下,行業內公司的業績表現普遍"陣痛"。近期,煌上煌(002695.SZ)發佈了2024年年報,公司未能扭轉去年上半年的業績頹勢,全年營收、淨利雙降,其中Q4更是出現歸母淨利潤大幅虧損3823.47萬元。
截至2024年末,煌上煌專賣店數量降至3660家,較上年同期減少837家,其中2024年下半年淨減少392家。證券之星注意到,老店單店收入下滑,門店拓店不及預期是拖累公司業績的主因。儘管門店數量距離公司提出的"千城萬店"目標漸行漸遠,但煌上煌仍未放棄追趕。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將加大推進"千城萬店"戰略目標,並計劃今年完成營收21億元、淨利潤1.45億元,這也意味着,其營收需同比增長約20.76%,淨利潤更需激增約284.13%,在當前行業競爭加劇、自身門店規模收縮的背景下,業績兌現面臨嚴峻考驗。
營收創7年新低
2024年,煌上煌實現營收17.39億元,同比下滑9.44%;實現歸母淨利潤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4032.99萬元和4070.32萬元,分別同比下降:42.86%和15.99%。這是公司連續第四年營收下滑,收入規模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新低。
煌上煌稱,報告期顧客購買力和消費場景發生變化,醬滷肉製品加工業老店單店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公司門店拓展不達預期,門店數量出現負增長,導致經營業績達成不理想。
證券之星瞭解到,2020年,煌上煌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創造了歷史新高。彼時公司在年報中提出,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千座以上城市開設經營10000家以上連鎖專賣店。2020年,煌上煌的肉製品加工業專賣店數量達到4627家,此後三年,公司專賣店數量始終未能突破2020年的峰值,且門店數量呈現萎縮態勢。至2024年末,煌上煌專賣店數量進一步減少至3660家。
加盟店數量是影響煌上煌收入規模的重要因素。截至2024年末,公司加盟店爲3419家,較上年同期銳減816家,其中2024年下半年淨減少405家。在加盟店收入方面,2024年,煌上煌來自加盟模式的收入爲11.1億元,同比下降11.99%,粗略計算,公司每家加盟店年平均收入約爲32.47萬元,高於2023年約29.8萬元的單個加盟店的年平均收入,這主要由於2024年煌上煌門店數量減少幅度大於收入下降幅度,即"縮店導致單店收入被動提升。"
證券之星對比2022年末與2024年末數據發現,煌上煌加盟店數量分別爲3678家與3419家,規模相近但單店收入出現顯著變化。經計算,2022年單店年均收入約36.32萬元,而2024年該數據降至32.47萬元,這一趨勢側面印證其加盟店單店創收能力持續弱化,長期盈利空間面臨收縮壓力。
值得注意,專賣店收入不理想可能與消費需求疲軟、產品同質化、成本壓力等因素相關,然而2024年,煌上煌主要原材料鴨掌、鴨翅、鴨脖等相關鴨副產品原料市場價格均處於低位,受益於生產成本下降,公司醬滷肉製品業綜合毛利率還同比提升5.93個百分點。
問題出在銷售端。2024年,煌上煌的肉製品加工業的銷售量爲2.28萬噸,同比下降9.91%,自2021年起,公司肉製品加工業的銷售量已經連續四年下滑。
產能利用率不足
2024年,費用端的增長也侵蝕了公司部分利潤。年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爲2.92億元,同比增長2.23%,主要爲公司線上線下促銷費用包括線上口碑、美團、餓了麼、抖音、快手等平臺促銷費以及線下門店政策支持、促銷費用增加投入。證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煌上煌線上銷售收入佔比爲21.22%,同比微增0.46%,以此粗略計算,2024年公司線上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7.52%。公司銷售費用的增長並沒有帶來整體收入的增長。
另外,公司的管理費用較上年增長了10.87%,煌上煌解釋稱,主要爲公司第三方諮詢和品牌宣傳等費用同比增加,新基地投產帶來固定費用的增加以及子公司真真老老火災存貨損失增加。
證券之星瞭解到,在肉製品加工業之外,煌上煌曾於2015年以7370萬元收購真真老老67%的股權,後者主要經營糉子、月餅等米制品業務。2023年,煌上煌又斥資1.11億元收購真真老老27%股權。
2024年,煌上煌米制品業務表現持續承壓:收入同比微降1.83%至3.51億元,而銷售量銳減17.62%,已連續兩年呈現下滑態勢。作爲該業務核心主體的真真老老深陷虧損泥沼——2024年淨虧損擴大至2900.29萬元,較2023年的810.11萬元虧損增幅超258%,且自2022年起已連續三年未能實現盈利。這表明煌上煌跨品類經營米制品的道路充滿挑戰,業務整合與扭虧難度遠超預期。
對於2025年的經營計劃,煌上煌在年報中表示,計劃完成營業收入21億元、淨利潤1.45億元,同時加快實施"千城萬店"等未來五年的戰略發展目標。
不過不論是業績目標的實現,還是門店的加速拓展對煌上煌來說都不是易事。在醬滷肉製品行業集體轉向"質量競爭"的當下,煌上煌堅守"千城萬店"戰略的擴張路徑,與絕味食品"精耕單店營收、保障加盟商生存"、周黑鴨"聚焦質量提升、強化持續盈利"的轉型方向形成鮮明對比。其逆勢拓店的深層邏輯,或直指產能利用率困境——2024年年報顯示,煌上煌肉製品加工業生產量同比下滑9.57%至2.28萬噸,若以年報中提及的"年醬滷食品加工產能近10萬噸"計算,對應的產能利用率不足30%,顯然亟須通過擴大終端網絡消化過剩產能。
但這一策略也暗藏風險:若新店選址缺乏精準評估、運營體系未能有效賦能,不僅難以激活產能價值,還將因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分攤過高,進一步壓縮單店盈利空間。若遲遲難以提升單店的經營利潤率,"千城萬店"戰略非但無法破局,反而可能因低效門店拖累整體業績,陷入"越擴越虧"的惡性循環。(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