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再現身北京展會 稱陸供應鏈「是奇蹟」、喊話年輕人盡快參與 AI

正在北京訪問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7日上午再度出席鏈博會活動,與阿里巴巴高層對談時就AI議題表示,AI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快就能夠超過人類的表現,自己很羨慕年輕一代,他們可用AI記錄人生的一切,後者甚至可給予建議。他也提及DeepSeek,並用中文表示「一定會去」杭州。會後受訪時他盛讚中國大陸供應鏈是奇蹟。

繼16日上午出席第3屆鏈博會開幕式後,黃仁勳17日上午再度前往北京老國展(順義館)出席鏈博會的「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主辦單位事前保密到家,直到17日上午才向多數媒體公佈這一行程,原版的議程也並未列入黃仁勳出席,此舉引起媒體蜂擁而入。

在上午的活動,他並與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進行「爐邊談話」,王堅不僅是阿里雲創始人,也系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爲大陸「民企院士第一人」。

在對談中,黃仁勳談了2012年技術大爆炸以來的AI發展,他指出下一波的浪潮將是「物理智慧」(Physical AI),屆時所有的AI能力將會沁入到實體設備,比如機器人。當下大家都在討論超級AI(ASI),AI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快就能夠超過人類的表現。

黃仁勳也談及「開放工程」(Open Engineering),這是非常強大的,因爲可以把各方的貢獻疊加起來,使得創新的之路不僅僅是單一公司或者單一技術團隊,而是可以整合資源成一個生態系統,所以中國大陸的開源工程是非常聰明的,但也不應忘記開源有許多全球性意義,這不僅幫助中國大陸生態系也幫助了全球的生態系。尤其是R1 和Qwen和Kimi是目前最好的開放推理模型。

他還稱讚DeepSeek的論文「寫得非常好」,絕對是有A+等級的科學及工程方面論文。他也反問王堅,覺得最近最重要的技術革新是什麼,王堅說是算力,黃仁勳表示同意。

對談後半,應王堅的詢問,黃針對未來年輕人也發表了建議。首先他說,人們會說AI是解決數學問題、推理問題、解決程式設計問題,甚至可以自己編碼,因此我們可能不需要學習這個。這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爲仍然需要學習如何從基本原則出發思考從未遇過的非常複雜的問題,並一步一步地將其分解,所以必須教會人們「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否則就不可能擁有批判性思維。

他示警,如果沒有批判性思維,就無法判斷來自某人或來自AI的答案是否有意義。同時還必須推理AI是否像化學家一樣正確或最優地回答了問題。他強調,批判性思維總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的基礎。建議年輕人繼續學習數學、推理、邏輯和電腦程式設計,即使你不需要這樣做這樣的工作,也應該知道這些原理。

再者,他表示,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儘可能快地參與AI,這是新的電腦,AI使電腦變得非常強大,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它已經變得非常容易使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AI,你可以跟它說,它會一步一步地教你。具有AI的電腦已經成爲最強大的使人平等的元素(equalizer),無論是農民還是老年人。他再度喊話,年輕人絕對必須儘快從事AI,「我認爲它會真正賦予你力量」。

最後他表示自己忌妒年輕一代,因爲他們將在自己的AI生活中成長。這就像《星球大戰》,有了這個AI伴侶,它記住了一切,記住了你的一生,能夠給你建議、教你,這是一個驚人的想法。「我嫉妒我沒有一個AI提醒我,幫助我,記住我從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想像你有一個人工智慧,整個人生旅程都會被捕捉到。

王堅在對談中還指出,DeepSeek和Qwen都源於杭州,邀請黃仁勳下次來杭州看看,黃仁勳則詢問杭州算是中國大陸的「矽谷」嗎?曾在別的場合公開駁斥此說的王堅並未正面迴應,仍再度邀訪,黃仁勳則以中文表示「一定會來的」。

活動後接受現場媒體採訪時,黃仁勳表示,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是一個奇蹟,它是最大最複雜的供應鏈,且相當技術化,不僅包含勞動力、更包含了尖端技術、機器人技術、AI技術等。不過他並未回答涉及臺灣的問題,隨後在保鑣護衛下,乘坐邁巴赫車款離開。

黃仁勳17日上午受訪時盛讚大陸供應鏈。 記者廖士鋒/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右)17日上午出席鏈博會與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對談。 記者廖士鋒/攝影

黃仁勳17日上午出席鏈博會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他的進場引來不少注目。 記者廖士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