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訪臺老AI不漲 謝金河曝輝達盛世到轉折點:恐波及臺積電
黃仁勳近期來臺參加COMPUTEX。(本報系資料照片)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近期結束訪臺行程,觀察他本次來臺效應,有別於過往他在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公佈供應鏈每次股價都大漲,這次老AI股表現平淡,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輝達盛世可能到了轉折點,恐連帶影響臺積電。
謝金河指出,黃仁勳掀起AI革命狂潮,今年進入第三年,但力道已逐漸減弱,過往黃仁勳旋風有效激勵臺廠股價,例如去年六月,在黃仁勳背後的背板上出現慧友,結果演講後,慧友連續漲九個停板,股價從19.75漲到118.5元,廣運從48.9元漲到140元,黃仁勳欽點的所羅門從33.4元漲到187.5元,所有和黃仁勳一起吃飯的供應鏈成員,不管是伺服器或散熱,機殼廠商,股價都翻好幾翻。
謝金河續指,今年AI供應鏈並未帶來太多的亮點,唯一亮點是輝達的海外研發基地落腳北士科,從股市的反應來看,鴻海上週跌2.53%、廣達跌4%、技嘉跌1.73%、華碩跌1.89%,光寶科跌0.98%,緯頴跌4.2%,只有仁寶漲3.06%,這是因爲仁寶電腦的未來總部在輝達士林預定地旁邊。
輝達落腳北士科,也帶動新光紡織一週大漲55.93%、士林紙業漲26.04%、土林開發漲21.1%、士電漲5.71%,好像只有名字前面有「士林」的公司股價上漲。
黃仁勳帶起的AI革命一直是撐起臺股的重要動能,這次似乎走到強弩之末,背後到底有什麼問題?謝金河分析,黃仁勳出來反對川普對大陸的晶片管制,他說在拜登時代初期,輝達在陸市佔率高達95%,如今因爲管制降到50%,他認爲是晶片管制製造大陸崛起的機會,殊不知,美中角力將來最核心的戰略會在AI及量子科學,北京一定挾全國之力全力挺進,「如果大陸可以自制AI晶片,輝達在陸市佔率也可能降到零,如果有這麼一天,輝達的價值會剩下多少?」
此外,輝達爲因應美國最新出口限制,還將在6月推出大陸專用AI晶片,採用Blackwell 架構及GDDR7 記憶體,售價低於舊款降規板H20 一半,但謝金河認爲,這可能加速大陸供應鏈崛起,大陸製造的驚人優勢,很快會讓輝達嚐到苦頭,加上Deepseek崛起,輝達恐將走下神壇。
謝金河文末總結,輝達過去照亮臺積電,也照亮臺灣,如果黃仁勳沒有看清楚未來地緣政治中的輝達角色及定位,他認爲輝達的未來令人擔心,「這不但影響輝達股東,也影響臺積電,更影響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