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AI已能理解生物學語言!“數字生物”將成爲下一場變革
7月17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北京舉行的鏈博會上的一場爐邊對話中,談及AI如何影響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人類科學。
去年,英偉達宣佈已經首次實現將生物學用計算機語言來呈現。這意味着生物學已經不僅僅是一門科學,還變成了一門工程。當一門科學實現了工程化,就意味着指數級的增長。
黃仁勳在爐邊對話中指出,AI能夠模仿理解人類語言,這是因爲語言是由人類創造的,人類同樣能設計出懂得這種語言的AI系統。但是生物是自然界創造的,這就需要理解自然規律以及生物學的運行機制,比如人體如何代謝、細胞如何發揮功能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教會AI理解生物學語言,從而幫助藥物的研發等。
醫學的未來在於人工智能與生物學的交匯。讓AI理解生物學的語言,並用生物學語言進行描述,這是英偉達一項開創性的工作。“這意味着未來我們可以使AI理解自然運行的規律,進行模擬。”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此前曾表示,“數字生物”(digital biology)將成爲未來最大的一場變革,將對生命科學產生深刻影響。
目前,英偉達正在推動個性化醫療、新一代診療中心和突破性的生物醫學創新,並建立生態系統,從而改變醫療健康行業。
今年以來,英偉達不僅宣佈與諾和諾德等開展合作,藉助創新AI應用加速藥物研發,還在加速開發醫院AI護理助手,通過病房內安裝的攝像頭與傳感器創建實時3D數字孿生,使護士能夠遠程監測患者狀態並及時收到健康預警。
在數字仿真領域,結合英偉達的Omniverse平臺,富士康開發了一款AI醫療大模型CoroSegmentater,可幫助臨牀醫學團隊對心臟進行3D可視化;此外,富士康還基於英偉達的平臺開發了一種能夠模擬藥物治療對乳腺癌患者腫瘤影響的AI軟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