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棉花、股票債券驚驚漲? 教授點出「人性態度」:世界各地都一樣

黃金。路透

現在,我必須對一些重要事項進行澄清。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市場」一詞指的是價格由自由動機的買家和賣家決定的任何市場。大部分時間,我的評論主要指的是個股和股市本身。但是無論標的是債券、商品,還是股票,這些原則同樣適用。

本文出自《技術分析大師的心理操盤術》

當人們認爲價格會上漲時,通常普遍會表現貪婪的態度,不論交易的是黃金、棉花、德國馬克、股票還是債券。反過來說,如果人們相信價格會下跌,情緒就很容易轉變爲恐懼或恐慌。人性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市場中都是一樣的。

我也會提到交易者與投資者,在某種程度上還包括投機客。交易者專注於當日或當週內的市場活動,他們的持有時間通常不會超過幾周。

由於他們多半在期貨和期權市場採用保證金交易,資金槓桿非常高,因此,他們必須高度自律而且能迅速識別錯誤,否則很快就會賠光。絕大多數交易者是以技術分析作爲決策的依據。

投機者的時間範圍較長,可以長達六個月。塞繆爾.尼爾森(Samuel Nelson)在他的經典著作《股票投機ABC》(The ABC of Stock Speculation)中,將投機定義爲「一個以計算爲根據的冒險」,這個定義同樣適用於交易者。他將投機與賭博區分開來,並認爲賭博不是一種以計算爲根據的冒險。

交易者與投機客純粹關心資本增值,而投資人在做決策時,還會考慮當前及未來的收益來源。投資人的時間較長,通常至少持有兩年,甚至更久。一般而言,投資人不使用保證金交易,並且承擔的風險比交易者或投機客低。

儘管各類市場參與者願意承擔的風險程度及投資時間長度有所不同,但市場心理學的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

所有市場參與者都必須準備好,在市場被羣衆情緒推向極端時採取相反的策略。同樣地,每位參與者都應努力保持清晰與正向的心態,將情緒反應降至最低。

(本文出自《技術分析大師的心理操盤術》作者:馬丁.普林 譯者:呂佩憶)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