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獲得批覆

新京報訊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報請批准《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獲得國務院批覆。

批覆內容包括,到2035年,黃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於25921.7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21544.8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39.60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地質災害、洪澇、森林防火等風險控制線,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歷史文化保護等安全保障空間,全面錨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

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動黃河源區、黃河“幾”字彎地區、黃河下游地區協同發展,增強區域整體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區域重大戰略地區的協同聯動。

批覆強調,要自覺接受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約束,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對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用地用海、未批先建等違法違規行爲要嚴肅查處。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爲規劃實施監督考覈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週期管理。

編輯 張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