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號子 | 華北豹F9家族添“丁”:美麗山西的生動註腳
最近,一篇題爲“‘四世同堂’華北豹驚現晉中”的報道令人感到振奮。報道介紹,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貓盟在和順——榆次棲息地的持續觀測中,驚喜發現華北豹母豹F9家族的第四代幼崽誕生,這是該組織首次識別到一個完整的祖孫四代華北豹家族。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我國華北豹家族連續四代同域觀測的空白,也是山西野生動物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的鮮活例證。
華北豹作爲華北地區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其存續直接反映着區域生態健康程度,它的存在標誌着一個地方的生態系統是完整、健康、穩定的。華北豹F9家族在昔日的黃土高原上演繹生命進行曲,爲美麗山西增添更爲生動的實景鏡頭。
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深入實踐。野生動植物保護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一翼。山西把野生動植物保護作爲維護生態安全、提升生物多樣性、建設美麗山西的重要任務,持續加強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建成的272個自然保護地保護了全省78%的重點野生植物和80.9%的重點野生動物,省鳥褐馬雞增加到1.9萬隻左右,華北豹在全省36個保護區都拍攝到它們的珍貴影像,青頭潛鴨、玉帶海雕等珍稀鳥類頻現公衆視野。保護好野生動植物,仍需久久爲功。從健全完善法律法規,科學開展監測監管,強化新技術運用,提升公衆保護意識等方面,確保更多自然精靈“不被打擾”地在三晉大地安家落戶,自由成長。
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太行綠浪涌,黃河萬物生。山西始終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髮展理念,三晉大地生物多樣性家譜不斷豐富。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前期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146個保護地依據整合優化上報方案提前啓動總體規劃編制。省鳥褐馬雞從呂梁山擴散到太行山、中條山等地,分佈範圍擴大至45個縣,數量全國最多;全省新記錄野生植物5種、野生動物4種。維護生物多樣性不是通過簡單的植樹種花就能實現,其是一項生物鏈重建的精密工程。嚴格守牢生態保護紅線,建立相應的保護補償機制,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才能更好地守護地球生命共同體。
綠色生態底色更加濃厚。站在黃河入晉口向遠望去,蜿蜒的生態綠帶與奔騰的黃河水相映成趣。這幅畫卷的繪製密碼,在於深刻理解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真諦。從旗艦物種保護到生態系統修復,從環境治理到綠色發展轉型,山西不斷以系統思維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答卷。以F9家族爲例,從2016年首次被監測鏡頭捕捉到,至2024年11月被拍到該家族第四代豹子的活動蹤跡,豹種羣數年間選擇安居於太行山中繁衍壯大,一個重要的基礎在於當地政府和老百姓對生態環境的科學管護和對野生動物的精心愛護。表裡山河是三晉兒女共同的家園,繪濃綠色生態底色,需要全民齊行動、共參與,需要相關部門在真“護”真“管”上下功夫、見真章,把美麗山西的美好願景加快變爲現實。
來源:黃河新聞網
編輯:賈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