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核心價值豈容污衊

(圖/本報系資料照)

6月16日,陸軍官校黃埔百年校慶的日子。可以確定的是,民國13年創立的黃埔軍校,就是中華民國建軍伊始。黃埔軍校的歷史或因國共內戰成敗而仁智互見,但沒有黃埔就沒有國軍,沒有國軍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國,這是誰也無法否定的事實。

國民政府自國共內戰敗退後播遷來臺,從威權統治到民主化的今天,國軍的「黨軍」色彩已不復存在,國民黨軍中黨部早已撤除,三次的政黨輪替,國軍軍官早已受民主化洗禮,國軍服膺的是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軍隊國家化」已無庸置疑!

不可否認,「反臺獨、反共」曾是國軍政治教育的主軸,如今則是「爲維護中華民國憲政而戰」,可以肯定的是,黃埔子弟不會、也不再是國民黨「黨軍」,當然也不可能、不會爲民進黨的臺獨主張及「臺灣共和國」而戰。實質上,民進黨執政時期,不論陳水扁、蔡英文雖然都曾刻意淡化「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但畢竟「臺獨說得到、做不到」也是事實。

而「爲中華民國而生」,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其效忠的對象,就是依憲政體制產生的三軍統帥,歷任的總統李、陳、馬、蔡皆然,乃至今之賴清德亦屬之,縱使賴清德曾自詡爲「務實臺獨工作者」,其三軍統帥的身分也不致被質疑、反抗。

事實上,目前的國軍自中高階將校以至尉士官基層士兵,100%均在臺澎金馬出生,結構上已經徹底本土化,以「臺灣人民的軍隊」喻之並不爲過,但更重要的是,軍人也是道道地地中華民國的國民,效忠的國家當然就是中華民國。換言之,反臺獨與捍衛中華民國,就是黃埔精神的核心價值。

而源自三軍官校、國防大學(含政戰學院、國防醫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各軍兵種兵科與專業官科、專科校院的軍、士官學員生,在入伍時率皆以「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爲信條,解嚴前的五大信念,也早已將具有黨國意涵的「主義、領袖」袪除,和美國西點軍校的「國家、責任、榮譽」三大信念一致,與黃埔精神內涵可謂互爲表裡,這也正是現代軍人應具備的涵養與特質。

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政治人物與綠媒名嘴常因黃埔精神源自大陸時期,便刻意污衊到廣州黃埔校區舊址尋根參訪的老兵,是被中共「籠絡、統戰」,甚至指涉有違反「國安五法」之嫌,不僅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族羣偏見,也小看了這些喝過黃埔奶水的老兵,比起那些逃避兵役的綠營政客名嘴,他們至少曾經爲臺海安全奉獻過漫長的青春歲月。

賴清德總統可能刻意淡化黃埔建軍時期的史實,但身爲三軍統帥又怎能任令上述傳聞在獨派團體及綠媒、側翼口耳相傳,污衊破壞國軍形象?(作者爲陸官校友,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