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重要外交事件!李大維新書發表 項國寧:才知道背後「步步驚心」

總統府前秘書長李大維今發表新書「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記者許正宏/攝影

總統府前秘書長李大維今發表新書「和光同塵 : 一位外交官的省思」。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與會致詞,還原李大維出書過程之外,他說,李大維新書還原幾起重要外交事件的過程,現在才知道過程背後的步步驚心,陳水扁總統時期的國統綱領事件跟外交迷航事件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項國寧表示,他在1980年時候,從舊金山世界日報加入聯合報系工作,成爲其中一員。1982年奉派從舊金山調到華府,當時他是個小記者,上頭有資深特派員施克敏和王景弘。爲採訪新聞,他到當時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CNAA)」,現在的「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因他太資淺,見不到當時代表錢復,就在一些館員辦公室打轉,其中兩位就是李大維與沈呂巡,當時是錢復以諮議頭銜聘任他們兩位 ; 三人常聚,因爲太資淺,不能去昂貴餐廳,就在附近餐館吃中飯,各自點一碗大滷麪果腹,順便聊聊天。這是他與李大維結識的第一個因緣。

項國寧表示,李大維歷經職位歷練,從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等任內,李大維都當過政務官,隸屬朝中要員,幾人能如此?他與李大維40多年來保持朋友情誼,這非常不容易。而在李大維於海基會董事長任內,李大維向他提起這是最後一個公職,一定會跟蔡英文於520時同進退,當時正在構思寫一本「半回憶、半省思」的書。他認爲以李大維的經歷,這本書一定非常精彩,鼓勵李大維一定完成,也推薦聯合報系的聯經出版社承接出版任務。

項國寧指出,他當時想,這本書在李大維卸任之後纔開始着手,恐怕至少要兩三年的功夫,才能夠出得出來。沒想到李大維立刻着手,而且還跟聯合報系借將,找了聯合報國際新聞資深副總編輯郭崇倫幫忙,當時還想李大維大官做久了,恐怕回憶錄要用口述的方式幫忙整理。意外的是李大維絕大部分都是自己動手,一轉身就從董事長又還原成當年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博士生,把多年累積的筆記,化爲回憶錄的材料。

項國寧表示,從李大維自海基會卸任到今天出書,不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完成了400多頁的大作,可見李大維胸有成竹。成書過程還有一段插曲,爲準備這本書,聯經發行人林載爵曾經召集過一次編輯會議,邀請李大維跟郭崇倫參加,還有世界日報紐約社社長張宗智,當時張宗智剛好回臺灣述職,以及他,幾個人與會。鼓勵李大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本書纔會好看。

項國寧提到,李大維聽完後表示,「我的原則是中道跟審慎,許多事情的當事人現在還在臺面上,很多事情也還沒有到蓋棺論定的時候,謝謝建議。」項國寧笑稱,當時聽完後,他們都想這本書會不會很枯燥無聊,聯經出版社會不會賠錢,但林載爵發行人非常淡定。

項國寧表示,隨着李大維初稿完成,愈來愈覺得這不只是一本好看的書,而且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本書雖然沒有什麼太多揭秘踢爆等聳動內容,但確實有幾個外交事件呈現了非常完整的外交交涉過程,反映出內政和外交、地緣政治的錯綜複雜關係,許多人在經歷這些事情時只看到外交辭令的你來我往,現在才知道過程背後的步步驚心。陳水扁總統時期的國統綱領事件跟外交迷航事件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項國寧說,美國衆議院前議長提普·奧尼爾(Tip O'Neill)曾經出過一本書,書名叫做「All Politics is Local」,外交部前部長錢復也說「大陸政策是政府的上位政策」,李大維新書的內容最能夠彰顯這兩句話的硬道理。說這本書有意義,是它完整的呈現了一個職業外交官的養成之外,也幫助大家探討對歐盟、對美加澳關係,成爲不可或缺的參考書,且李大維的省思更值得細讀,因爲其中有許多意在言外的警示可以慢慢理解。

項國寧指出,這本書還有一層意義,李大維的成長是在藍營主政時期,但是獲大用則在綠營主政時期。這是現在臺灣政治高度對立時間,少見的政治任命,證明了在政治漩渦之中,公職人員憑着一己的專業,仍然有存活的空間,所謂專業更有存在的必要。李大維在國安會時,國安會當然是美中臺政策角力的重要中心;李大維在總統府的時候,更是藍綠對峙的風暴的中心,可是李大維偏偏在暴風眼中,找到一塊相對平靜之處,可讓其發揮專業。

項國寧強調,一位公職人員既是選民、公民之僕,更要爲公共和公民社會服務,而非政黨之僕,希望「和光同塵」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清楚知道區別和界限,讓有志公職的人能夠真正發揮所長,爲國爲民效力。他恭喜李大維完成寫書的心願,恭喜聯經出了一本好書,希望李大維在中道跟審慎的考慮下,出版「和光同塵」第二集。

總統府前秘書長李大維今發表新書「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與會致詞,表示李大維新書還原幾起重要外交事件的過程,現在才知道過程背後的步步驚心,陳水扁總統時期的國統綱領事件跟外交迷航事件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記者許正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