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委:臺電應增土壤及地下水監測
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大會26日在環境部舉行。(姚志平攝)
環團在環評大會審查四接前一天揭露協和電廠土壤出現超標「多氯聯苯」,昨在大會閉門會議階段引起不少討論,雖然環境部表示,該案涉及法律與環評不同,土地污染整治也與環評無關,但多位環委認爲,這項由臺電自主檢測的數據應納入環說書,並要求後續積極整治。
環團25日舉辦記者會指出,協和電廠土壤污染細部調查報告顯示,特定點位測出超過管制標準的多氯聯苯數值,然臺電及負責評估的泰興公司,卻刻意隱匿,且不實記載在環說書當中,這項新事證昨在環評大會閉門會議中引發關注。
環境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王禎表示,此事與環評開發由不同的法律管轄,土壤污染整治也不受環評決議影響。
環委吳義林則表示,環團提出新事證來自臺電自主檢測的數據,其檢測點不在法規要求需調查的範圍內,但他認爲一定要處理,應討論該項數據可否放入環說書。
環委江康鈺認爲,若放入環說書,開發單位需一併說明後續土地污染整治、監測及環境管理計劃;環委陳美蓮指出,數據應揭露在環說書,並要求開發單位承諾予以整治。
經濟部則強調,臺電是國營企業,並非第1次處理土地污染整治,一定會整治到沒問題纔開發,經濟部將予以監督。臺電董事長曾文生指出,協和電廠不是新的場址,目前還有4部燃油機組,在長期運轉下燃燒重油對環境會有影響,當年蓋協和電廠無需環評,但臺電也清楚電廠若要更新勢必要做土污處理。
環委最終要求,開發單位應將2019年至今土壤及地下水自主調查報告資料納入定稿附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積極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辦理。
無黨籍基隆市議員陳冠羽指出,土壤爆出有污染疑慮,應該要先經過基市府調查、評估,甚至必須等到土壤污染防治完善後才能開發,但環評大會17名委員卻逕自同意開發,做出這般結論的「環境部」根本是「向環境說不」!國民黨基隆市議員韓世昱說,環評大會卻以附加決議方式通過,讓民衆相當擔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