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與旅客、業者、專家共同探討:中國需要怎樣的“銀髮列車”?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任筱楠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編者的話:銀髮族的“詩與遠方”正沿着密織的鐵路網向前鋪展。日前,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單位印發了《關於增開銀髮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計劃》),提出銀髮旅遊列車發展目標。彭博社稱,這是中國發展“銀髮經濟”、釋放老齡人口消費能力的一大舉措。美國“旅行與旅遊世界”網站報道稱,“該計劃不僅是一項區域性舉措,還有可能重塑全球旅遊業看待和服務老齡人口的方式”。中國需要怎樣的“銀髮列車”?《環球時報》記者對此採訪了乘坐過“銀髮列車”的旅客、相關從業者以及專家。

“想嘗試有包間和淋浴間的旅遊列車”

今年67歲的姜女士去年夏天曾乘坐旅遊專列前往新疆遊玩,“因爲一趟下來能走遍南疆、北疆,價格也不算貴,因此我喊上一個老姐妹一起參加了這趟行程。”姜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行程有十多天,因此車上基本都是老年人。大家每天吃住在一起,還認識了不少朋友。談起此行體驗,姜女士表示,“火車旅遊這種模式還是很適合老年人的,不需要自己訂行程,在旅遊旺季也不用擔心堵車。不過連玩十幾天下來還是非常累,一是行程比較緊,二是睡覺的地方是普通臥鋪,覺輕的話很難睡得好,而且車上洗漱並不方便。”

對於未來是否會選擇更高品質的銀髮列車旅行,姜女士表示,“我關注到目前有高品質的銀髮旅遊列車,設有包間和淋浴間,載客量少,環境也更好,還有管家服務,就是價格要高很多,下次有機會體驗一下。”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很長時間以來,中國旅遊專列大多是由普通綠皮車改造的,缺少私密空間及優質住宿設施,旅遊品質較低,優點是價格優惠。隨着中國老齡化率的提升,市場迎來更大發展機遇。“老年旅遊市場不再是一個低端市場,它既有很大的體量,又有很強的消費能力。”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鐵路客運網絡,依託鐵路資源,近年來旅遊列車保持較快發展。國鐵集團方面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鐵集團共組織開行旅遊列車1860列,比2019年增長近50%,運送遊客超過100萬人次。其中老年遊客佔比接近80%。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孔德軍表示,中國旅遊列車市場總體仍處於發展階段,旅遊列車數量和承運量佔比較低。隨着老年羣體的擴大和文旅消費需求的釋放,銀髮旅遊列車發展潛力巨大。

黃璜分析說,《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提升旅遊列車的硬件和軟件;二是促進銀髮旅遊列車與景區的融合,形成無縫連接的市場化旅遊產品;三是建立促進銀髮旅遊列車發展的體制機制,包括投融資方式、運行保障等。“這是一個務實的文件,它爲中國銀髮列車發展提供了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

當前中國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品質化旅遊列車產品,如“絲路夢享號”“星光·瀾湄號”“呼倫貝爾號”“熊貓列車”等,一些產品的旺季線路有時“一座難求”。上海星景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先榮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銀髮旅客對高品質、高價值感的旅遊產品需求日益增長。未來,銀髮旅遊市場將持續擴張,且需求越發個性化、多樣化。”

中旅星光旅遊列車(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賈磊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乘着列車去旅遊”受到老年人羣體的廣泛歡迎,《計劃》的發佈,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旅遊行業對老年人羣體的服務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產品內容方面更加註重文化體驗和健康養生,滿足“銀髮族”多元化出遊需求。

支持民企和國際品牌共同研發

在世界範圍內,多個地區都不乏成功運營的品質化列車。傳奇的“東方快車”早已成爲奢華列車的代表;日本的九州七星等列車座位搶手……這種“慢旅行”體驗也成爲一種獨具特色的旅行方式。

黃璜表示,“參考國外成功案例,我們不僅要將旅遊列車作爲交通工具,還要將其打造成像度假酒店一樣的旅遊產品。”他提到,當前中國市場有需求,又有鐵路線路供給,改造列車也不是難題,制約旅遊列車發展的主要是投融資渠道,因此《計劃》也提出了很多投融資的新思路。《計劃》明確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參與開發和運營銀髮旅遊列車、旅遊鐵路專線,實行市場化自主定價。同時也鼓勵國際品牌旅遊列車運營企業、旅遊企業參與銀髮旅遊列車開發。在加強旅遊列車開發投融資支持方面,《計劃》將銀髮旅遊列車適老化、綠色化、舒適化改造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範圍。

黃璜分析說,“大型旅遊集團和民營企業在投資和服務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在投資方面將它們引入不僅能帶來更多客源,還可以通過與景區的深度合作形成完整的旅遊線路,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此前,國內已有關於旅遊列車投資運營模式的新嘗試。例如,高端列車“絲路夢享號”由復星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集團旗下上海星景旅遊有限公司與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上海星景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先榮說,“我們成立專門的項目公司對列車進行裝修升級,並負責列車的日常經營,鐵路局不直接參與列車投資,主要提供車體、鐵路運輸、安全保障等相關服務,通過結合鐵路局的運力資源與我們的市場運營能力,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協同發展。”

“景”“車”聯動,系統化適老

除了硬件和服務的提升,在產品設計方面,如何更好地滿足銀髮遊客的需求,也成爲業者關注重點。賈磊說,銀髮列車產品在行程設計方面應做到節奏舒緩、動靜結合:每天安排1至2個主要景點爲宜,避免頻繁趕路和換乘;在行程中合理搭配休閒與活動時間,預留一定時間讓老年人在駐地休息、自由活動或進行一些輕鬆的活動;在景點安排方面,優先選擇地勢平坦的景點,對於有一定坡度的景點,要確保有便捷的代步工具;老年人通常對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可選擇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景點;在旅途中可組織適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增進遊客之間的交流互動。

黃璜提到,銀髮列車“適老化”不能僅看列車本身。比如在無障礙設計方面,如果列車無障礙,景區有障礙,這條旅遊線路也不能算“適老化”。因此,《計劃》提出要加強與景區合作,推動景區的適老化改造。“與景區聯動,共同打造產品,這是未來產品獲得成功的關鍵。”黃璜強調說。

賈磊也對周邊設施和旅遊景區的“適老化”改造提出一些建議:車站上下車、轉乘過程中無障礙工具不足,應增加針對老年人出行的輔助設施;車站和景區的關鍵標識,可通過使用大字體、高對比度等方式方便老年人識別;爲方便老年人獲取信息,語音導覽和大字版導覽圖也很有必要;公共區域應增加無障礙衛生間、輪椅租賃服務等;設置醫療點,配備急救設備和藥品;推廣智能手環等設備,特別是針對那些單獨出遊的老年人。

吸引更多入境遊客體驗

在需求驅動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相關機構和企業也紛紛爲豐富產品類型做準備。國鐵集團提出,到2027年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髮旅遊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髮旅遊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髮旅遊列車開行規模達到2500列以上。

賈磊表示,“星光·瀾湄號”旅遊列車近日將首發開行主要面向銀髮族的主題班次——“金色年華·滇西漫遊專列”。未來,星光列車還將繼續拓展產品譜系,增加不同類型的旅遊列車。

張先榮介紹說,未來將進一步擴展豐富列車與目的地。他透露,目前正在洽購一家海外旅遊列車公司,旨在打通國際客源,吸引更多入境遊客體驗中國高品質旅遊列車,也爲國人在海外乘坐旅遊列車提供更好的銜接服務。同時,他們也希望引入有國際化旅遊資源的合作伙伴,加大國內外旅遊列車的投資,計劃5年內增加到不少於10列,並在全球範圍內儲備多條旅遊列車線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旅遊研究中心主任蔡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強調了在發展銀髮旅遊列車過程中應進一步利用國際經驗和開發海外市場。她表示,很多歐洲遊客對列車旅遊認同度很高。因此,可以與過境免籤和免籤國家的旅遊機構、旅行社等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發不同主題的銀髮旅遊列車產品,進一步推動旅遊資源的共享和互補;同時,針對老年入境遊客,進一步簡化簽證手續,延長停留期限,提供更便捷的入境服務;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銀髮旅遊列車的宣傳力度,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