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南市場試營運3個月 跳電頻繁、指標混亂 市場處承諾改善
臺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20日赴環南市場考察,北市議員詹爲元(中)、林珍羽(左)指出,批發零售區和2樓美食街,地面清潔、指標、照明設備都需要再加強。(張珈瑄攝)
臺北環南市場啓用超過40年,歷經9年改建,2月中旬迎來試營運。臺北市議會財政委員會20日赴現場考察,北市議員、第一召集人詹爲元指出,批發零售區和2樓美食街,地面清潔都需要再加強,美食街宣傳力道不足,座位區也待改善。第二召集人林珍羽則說,市場內部指標視覺上不明確,民衆、送貨員無法清楚辨別,另試營運期間已跳電10次,緊急照明設備應全面檢討。北市市場處迴應,通道照明將研議連接緊急發電機,避免突發性停電影響逃生路徑;指標將修正設計圖,使圖面更清晰明確指引標示。
環南市場改建後,地下2層、地上6層共8層,共1323個攤位,1樓爲採買區,2樓則是餐飲雜貨區。
詹爲元表示,環南市場外觀看起來很漂亮,但攤商大小設計、停車斜坡動線等硬體設備其實有不少問題,今天來考察比較擔心改建成新市場後,要如何持續維持。就二期工程來說,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勝東有提及,試營運不到半年,地板環境已經稍微有點髒亂了,這跟當時地板材質、顏色有關,包含環境維持等問題會跟市場處討論,當然自治會也有自己維持方式,建議參考其他國家傳統家禽市場,環境相對乾淨,能增加民衆購買慾望。
詹爲元表示,試營運不到半年,地板環境已經稍微有點髒亂了。(張珈瑄攝)
詹爲元也說,其實2樓美食街很可惜,用餐環境太小、太狹隘,也沒有太好的宣傳,以前環南市場的老店,照理來說會有老顧客在,但現在除了攤商外,也沒有太多買菜的散客來,對市場發展相當可惜,應加強宣傳力道。但如果宣傳力道出去、人變多,現場空間和座位區一定不夠,到時會面臨更多新問題,但目前先把知名度做出來,後續再就現有經費改善。
林珍羽則指出,有攤商反映環南市場在上次大停電中,主要通道的緊急照明沒有啓動,攤商都需要巨肉,突然停電可能導致攤商鋸到手,另天台停車場的排水管線也不暢通,行銷也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市場處應立即修正。
林珍羽也說,尤其市場指標識別程度低,這邊批發爲主,一定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需要明確知道定位點在哪,要知道批什麼貨,不管蔬菜、生鮮魚貨、肉品,如果識別不清就是擋人財路,每個人都在搶時間,好的識別可以運行北市經濟,目前還在補救當中,亡羊補牢機會滿大。
林珍羽進一步說明,整個市場動線識別應該要統一,1樓指標很多塊都不一樣,一下寫生鮮區,一下寫東1、東2、東3,到底人家要看甚麼?現在主要硬體都已經完善,軟體建置非常重要;緊急照明設備問題很大,自動照明應該自己去調配,但所有梯廳緊急照明系統都不夠完整,建議市場處跟自治會要做演練,不然這裡腹地這麼大、攤商這麼多,如果有突發狀況,加上全臺電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善,只會越來越嚴重,攤商禁不起一直斷電,冷藏系統也沒有在緊急用電裡面,生鮮只要1小時,肉品就會壞掉。
市場處公有零售市場科長簡靖閎迴應,通道照明將研議連接緊急發電機,避免突發性停電影響逃生路徑;指標將修正設計圖,使圖面更清晰明確指引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