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擬與北市府合作 推動特定市集減塑計畫
2025地球日「綠能行動愛地球 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20日在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環境部長彭啓明(後右2)參觀展出攤位,和現場民衆致意。圖/中央社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說,目前正與北市府討論合作,希望就特定市集,如建國花市、希望廣場等設計減塑措施、鼓勵民衆減塑;環境部仍訂今年上半年提出臺灣自己的減塑目標。
每年4月22日爲世界地球日,今年適逢55週年,倡議主題是「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出席2025地球日「綠能行動愛地球 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
彭啓明活動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已與臺北市政府討論進一步減塑,如希望廣場、建國花市等;民衆喜歡花草是好事,很可惜的是在花市買了花草,都會附一個大型塑膠袋。
彭啓明提到,這些市集業者本身可能就是農民、花農等,對於氣候變遷本身就有感、也很願意配合;目前考慮創造媒合平臺,讓消費者知道有優惠,政府再給一點鼓勵,比較容易串連起來。
彭啓明舉例,目前考慮朝改用生物可分解材質塑膠袋,或是設計加價買塑膠袋、自備購物袋提供優惠等方式以達成減塑;細節部分北市府、環境部仍在討論中。
全球塑膠公約去年底於韓國釜山展開第5次談判會議(INC 5),環境部當時表示,希望今年上半年訂出臺灣2030、2035年的減塑目標。
彭啓明認爲,由於目前美國對等關稅措施,預期後續全球性的談判可能很難訂出一個一致性減塑公約。
不過,彭啓明說,臺灣仍會就相關國際會議,瞭解全球減塑進度,未來也不排除與一些減塑做得好的國家簽訂雙邊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目前仍訂今年上半年提出臺灣自己的減塑目標。
彭啓明強調,希望透過活動,在地球日重新檢視人與地球的關係,讓地球可以更好,「因爲我們不能夠一直消耗地球的一個資源」。他也希望重新召喚人心,臺灣將持續努力推動減塑,並有信心能掌握產業轉型機會,將臺灣好的環保技術推向國際。
環境部表示,目前正與臺北市政府討論合作,希望就特定市集,如建國花市、希望廣場等設計減塑措施,目前考慮朝改用生物可分解材質塑膠袋,或是設計加價買塑膠袋、自備購物袋提供優惠等方式以達成減塑。圖爲民衆在建國花市內採買。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