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首次測驗 到考率超過96%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臺中試場現場狀況 。圖/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場集中測驗,30日在全國14個考區同步舉行,約1,400名完成48小時專業課程的學員參加測驗,到考率超過96%。主辦本次測驗的國家環境研究院表示,參加本次測驗的學員,男女比例約爲1比1,平均年齡爲33歲,最年輕的學員年齡僅17歲,最年長者爲69歲。其中,社會人士佔五成多,略高於在學學生的四成多;三成具研究所以上學歷,兩成爲文法商等跨領域背景,顯示各年齡層及不同專業領域對綠色轉型專業知能的高度需求。
本次測驗採筆試方式,測驗後15個工作天內,國環院將寄發電子成績單,及格者同時可獲環境部核發的官方合格證明。國環院提醒,凡30歲以下大專院校在學生(不含在職專班),只要首次測驗及格即可申請新臺幣6,000元半額補助;符合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或身心障礙身分者,則可申請新臺幣12,000元全額補助。學員取得成績單後,可逕向原開班學校申請學費減免事宜。
此外,環境部長彭啓明爲鼓勵通過測驗的綠領人才成爲推動國家淨零轉型的生力軍,後續將擇優選出20名成績優異者,規劃於行政院大禮堂舉辦合格證明頒發典禮,以表示對於綠領人才的尊重並彰顯其榮譽。國環院強調,課程將持續開班招生,有興趣者可至「綠領人才資訊平臺」(https://ulvis.net/iTs8)就近報名。
從高等教育層級着手,是環境部推動淨零的重要目標。除了培育綠領人才,環境部與國立嘉義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啓動全臺首座結合綠能科技、教育研發與產業示範的「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計劃,作爲農業、能源與環境三大領域跨部門合作發展推廣基地。
計劃將採促參模式,由環境部遴選專業廠商負責設計、施工與設備投資,並編列經費補貼獎勵營運績效。作爲校方長期的教學與研究資源;此中心不僅是一座環保設施,更是一個兼具科研、示範與教育意義的永續平臺。本計劃肩負四大目標:實踐公共建設永續精神、深化在地連結以達成社會共學、提供學生實作機會與培育綠領人才,以及落實聯合國SDGs的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