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過敏性鼻炎增4成!不只要遠離過敏原 醫:避開4刺激

秋冬季節交替,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過敏性鼻炎患者增加3至4成。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秋冬季節交替,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過敏性鼻炎患者增加3至4成,氣喘患者也增加,室內外溫差變大,容易讓有溫差型過敏的患者感到不適,換季期間,民衆可透過戴口罩隔絕冷空氣,並遠離容易誘發過敏的二或三手煙,或蚊香、油漆、殺蟲劑等的刺激,如過敏出現劇烈症狀,建議儘快就醫,透過口服藥物改善。

許多有過敏困擾的民衆,季節轉換時,常會有流鼻涕等症狀,桌上常常堆出如「水餃山」般的衛生紙,林應然說,這段時間過敏性鼻炎患者增加3至4成,氣喘的患者也增加,因爲天氣轉涼,呼吸道面臨冷空氣侵襲,「過敏的人怕天氣變化」,症狀嚴重可能出現打呼、呼吸沉重等,患者年齡層不分大小都有。

針對過敏性鼻炎的預防方式,林應然說,戴口罩的保暖效果可隔絕冷空氣,但因爲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很多人戴不住,直接面臨冷空氣的話,就會導致過敏性鼻炎增加,此外如劇烈運動、感冒病毒感染、過敏原如塵蟎等,以及二、三手煙和蚊香、油漆殺蟲劑等刺激性物質,也都可能誘發過敏。

林應然表示,口服藥物是最簡單快速的治療方式,成分以抗組織胺爲主,症狀厲害的話會使用類固醇,但類固醇不能吃太多,至於含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的鼻噴劑,則需要靠平常保養累積,症狀嚴重時,仍建議透過藥物改善。

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蘇𫐄在YouTube頻道「書田診所」指出,過敏性鼻炎是鼻黏膜在接觸到過敏原後,誘發出的一系列過敏反應,症狀包含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及鼻塞等,診斷除完整過敏史外,還要排除如鼻竇炎等其他造成類似症狀的疾病。

蘇𫐄表示,黑眼圈和鼻樑橫紋是典型理學症狀;過敏原檢測可協助確認是否爲過敏體質,醫師可根據持續時間、發作頻率與嚴重程度區分,依照程度給予不同治療,對付過敏常見可用的藥物,如抗組織胺、鼻內類固醇與抗組織胺等,過敏性鼻炎處理好的話,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常合併出現的過敏症狀,也能得到控制。

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提到,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針對緩解症狀、減輕過敏反應、改善生活品質以及預防症狀再次發作,常見的治療方式如下: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