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長喊窮示警減碳少5% 在野轟牽拖
環境部長彭啓明。(陳君瑋攝)
環境部近日提出第三階段管制目標、2030年要達28%±2%,已有環團質疑目標過低,跟不上國際水準,未料環境部長彭啓明12日出席2025永續長新春議合茶會致詞時表示,去年研判因國際政經情勢等變化因此把減碳目標從±1%增加至±2%,如果未來財務上有更大影響,目標可能減5%。在野立委指減碳就是環境部當務之急,不要到處牽拖,直言是不是擔心口號跳票,才先搶打預防針!
2025永續長新春議合茶會邀請事業單位等討論減碳等議題,彭啓明應邀出席。他說,2030年要達28%±2%、十分努力可以達30%,2035年則是38%±2%、很努力可以達40%,但做永續不能只靠嘴巴講或靠自己熱血來做,財務問題是很重要因素,萬一沒有錢目標可能減5%,希望努力改變預算遭刪減的情況,財務應該今年到位、明年開始。
「減碳或轉型都需要費用」,彭啓明會後受訪強調,如許多政府機關爲了節省電費需要更換冰水主機,但預算遭刪減後無法更替,萬一沒有充裕或穩定預算支持對減碳會是很大壓力,不穩定的財務會讓減碳成功的可能性打折扣。
彭啓明也提及,未來會從碳費制度走向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制度,將組成先行者聯盟,並在今年修改法令,擬在2026年下半年上路,讓減碳價值由市場機制決定。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指出,執政黨凡事都要扯總預算,環境部應負責全臺灣的減碳政策,這跟環境部「本部」的業務費多少並無關係,國民黨爲預算把關省錢,怎麼就會造成碳變多的問題?
民衆黨立委張啓楷也表示,環境部預算應該沒被大額刪減,就應該想盡辦法達成首要目標,而不是到處牽拖。
民衆黨立委林國成說,刪減預算是針對浮濫的業務費,以及官員的特別費,彭啓明講出這種話,實在太政治化,「更是爲了擔心口號跳票,才先搶打預防針。」林國成痛批,減碳是大方向,也是當前重要目標,硬扯上總預算,就是在騙老百姓。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忻儀表示遺憾,部長已經不止一次公開提到,第三階段溫室氣體管制目標可能因財政困難無法達標,當政府不斷調高目標並找藉口無法達成時,卻沒有提出解決方法。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說,2030年減碳目標如果再降低的話,恐怕更難達到淨零,而除了減碳目標外,更應關注6大部門行動計劃如何執行才能達到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