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局長變身水質守門員 清除外來種守護水資源

新北市環保局29日舉辦環保小局長「小小水質守門員」課程,帶領小局長們前往新北市第一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漳和溼地以及溼地故事館。(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小局長們實際近距離觀察昆蟲及探索其棲地。(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小局長們學習如何節約用水,認識水資源的珍貴及現況,並將這些「水」知識化作實際的環保行動。(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環保局29日舉辦環保小局長「小小水質守門員」課程,帶領小局長們前往新北市第一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漳和溼地以及溼地故事館,從環境、生態、土壤及地下水等多元角度認識水環境,並透過實地操作,從中體會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環保局簡任技正李俊毅表示,臺灣位於亞熱帶季風區,年降雨量豐沛卻仍面臨缺水困境。其中原因包含了地形影響、降雨季節集中及水資源遭受污染等因素。因此,如何保護並妥善管理有限的水資源,已成爲當前關鍵的環境議題。

李俊毅說,過去環保工作以末端的污染查緝爲重點,近年已逐漸轉向源頭防治與管理。希望透過此次課程,讓小局長們親自走進漳和溼地及溼地故事館體驗觀察,思考如何有效保護及妥善運用水資源,並將環保意識帶回校園。

此次課程內容豐富,其中「漳和溼地特色分享與蝴蝶觀察」帶領小局長觀察溼地淨化水質的功能、昆蟲及蜜源植物,瞭解溼地的生態系統及水環境組成,探索都市生活裡生物棲息與避難空間的生態之美。

活動中小局長們實際近距離觀察昆蟲及探索其棲地,學習珍惜並親近水環境,同時藉由動手清除小花蔓澤蘭、銅錢草及福壽螺與其卵塊,瞭解外來種的危害及保護原生動植物的重要性。

在「土水檢測好好玩」課程中,小局長們體驗土壤採樣工作,在污染查緝的工作中,從選擇採樣點開始每個環節都是破案的關鍵,善用各式的查緝工具,有助於還原污染行爲的過程。

小局長在課程中會親手操作採樣器,學習判斷污染情形,瞭解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來源追蹤大不易,並意識到污染不僅對環境造成傷害,更會影響到農作物及漁產,甚至危害到飲食安全。

最後在「淡水河整治巡禮」課程中,帶着小局長認識整個大臺北地區最重要的水系─淡水河流域,環境改善的歷史過程,並透過水資源遊戲─搶水大作戰,學習如何節約用水,認識水資源的珍貴及現況。

環保局表示,水污染查緝只是水資源保護的一環,更重要的是思考人類活動如何與水環境和諧共存,透過「小小水質守門員」課程,小局長們從溼地逐步建立對於生活周遭水環境認識及素養,更期待將這些「水」知識化作實際的環保行動,號召更多人一起守護環境、珍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