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兵36羣拂曉演練發煙掩護 展優異支援能量

官兵實施發煙作業,運用發煙器形成巨大煙幕遮障,成功遮蔽目標區。(記者陳怡璇攝)

爲驗證駐地訓練成效,陸軍36化學兵羣煙幕營煙幕3連昨日實施作戰計劃演練鑑測,結合想定狀況執行拂曉發煙作業,模擬掩護裝甲部隊機動展開灘岸反擊。官兵在完成發煙線配置、機具架設及油料補給等作業後,接續操作M3A3機械發煙器實施發煙,霎時於灘岸周邊形成巨大煙幕遮障,展現優異支援作戰能量。

36化學兵羣煙幕營煙幕3連昨日於中部地區海灘展開拂曉發煙作業,官兵於清晨時分即動身進行各項整備。連長接獲命令後,首先派遣測候所前往目標區周邊,測量目標區風向、風速、溫度及溼度等數據,接續實施現地偵察,依現地環境、天候狀況,完成發煙線配置;施訓期間,出動多具M3A3機械發煙器,各機具間隔150公尺,待命發煙。

隨着煙幕連連長一聲令下,即運用無線電、旗號傳達命令,指揮煙幕班實施發煙。官兵立即點火、快速拉動空氣泵浦拉柄,啓動發煙器,多具M3A3機械發煙器同時發煙,從噴煙口噴出滾滾濃煙,轉瞬間白煙蒸騰,形成一道巨大煙幕遮障,迅速掩蓋目標區,場面格外壯觀。

此外,爲確保發煙器運作如常,官兵需密切注意機具發煙狀況,適時調整燃油、霧油調節活門,避免霧油過多導致噴煙口滲油、無法點火情形。過程中,油補班官兵也採「線上補給法」進行油料補給,使發煙器具備充足霧油,得以長時間作業無虞。

針對煙幕營完成拂曉發煙作業,有效驗證化學兵支援作戰效能,煙幕3連連長蔣上尉表示,此次發煙作業負責觀測與指揮煙幕遮蔽、匯流狀況,與過去擔任排長、副連長時不同,觀測所所在位置要足以掌握全連發煙狀況,自己不僅是全連的「眼睛」,更是不可或缺的「大腦」,除了要掌握煙幕狀況,更需要精準下達命令,即時調整發煙位置及補足煙幕空隙。

煙幕班班長鬍軒溢上士強調,發煙作業不僅仰賴團隊合作,官兵更需充分熟稔發煙裝備特性,特別在發煙期間,若遭遇故障、回火等情形,則需當機立斷實施故障排除,迅速找出問題所在,方能確保作業持續進行。唯有持續強化本職學能,並落實各項裝備維保,才得以適時發揮支援作戰能量,圓滿達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