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與保碧新能源達成合作 共同拓展零碳園區業務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4月2日,華夏幸福(600340.SH)宣佈與保碧新能源達成合作,共同開拓中東地區“產業+新能源”業務。

與此同時,其還聯合旗下公司小麥新能與保碧新能源組建三方合作聯盟,聚焦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等國內核心區域及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市場,加速工商業新能源資產開發。

此次簽約標誌着華夏幸福在新能源賽道的佈局進一步深化,也爲國內新能源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三方優勢互補

簽約儀式上,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表示:“新能源產業是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核心引擎。通過整合園區場景、資本與新能源技術,我們將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保碧新能源董事長李文軒強調:“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三方在資產創設、園區運營和新能源開發領域的優勢,實現資源高效轉化。”

小麥新能CEO趙恩宇則指出:“三方合作不僅是業務互補,更是對‘零碳園區’戰略的深度實踐。”

根據協議,三方將圍繞“招商引資+園區+新能源”模式展開深度協作。其中,保碧新能源作爲國內分佈式新能源投資運營頭部企業,負責資產創設、資本匹配及智慧能源管理,依託超1GW的分佈式資產開發經驗,提升項目收益。

華夏幸福深耕產業園區和產業招商二十餘年,服務產業新城區域50多個、委託面積超4000平方公里,累計打造產業集羣400多個,業務遍佈北京、河北、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陝西等地,致力於打造產業新城服務商。在此次合作中,將繼續發揮其產業新城運營優勢,推動新能源與實體經濟的場景融合。

小麥新能則是由華夏幸福投資設立的新能源資產投資開發企業,立足園區,聚焦光伏、風電、儲能、充電樁等新能源資產,爲企業提供經濟高效、安全可靠的清潔能源,同時也爲政府打造產綠融合、靈活智能的零碳園區。在合作中將以專業化能力保障項目高效落地。

據瞭解,小麥新能與保碧新能源已於今年3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河北石家莊正定一然生物5.4MW分佈式光伏項目”,目前該項目已順利開工。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於三方資源的全方位互補,以小麥新能爲例,其深耕園區綜合能源服務,累計開發光伏、風電等資產超3.5GW,並創新“新能源+產業”模式,如在河北盱眙縣打造的200MW光伏項目,同步引入總投資55億元的鋰電銅箔產業,實現“綠電生產”與“高端製造”雙輪驅動。

後續,三方將優先聚焦國內核心經濟區域如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示範區等地,圍繞產業園區場景,形成項目資源導入、設計開發建設、投資運營全鏈合作機制,持續開發標準化、規模化、高質量的工商業分佈式新能源資產,打造零碳園區開發合作生態。

政策紅利催生萬億機遇

當前,全球新能源產業正處於爆發式增長期。國內“雙碳”目標持續推進,每年新增發電裝機已有九成以上來自可再生能源,並不斷在新能源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海外市場方面,沙特爲鞏固全球能源市場領導地位,也爲國內經濟尋找持續增長點,制定“願景2030”規劃,投入1萬億里亞爾(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到2030年,50%的電力要來自清潔能源。

華夏幸福等企業緊抓政策窗口期,通過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在國內市場,依託產業園區場景,加速分佈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的規模化應用。

在海外市場,以中東爲核心,探索光儲一體化、智能微電網等前沿模式,輸出中國新能源技術與管理經驗。

三方合作不僅限於項目開發,更着眼於長遠佈局。小麥新能方面提出,將圍繞園區構建“綜合能碳服務生態”,包括通過智能微電網與虛擬電廠,整合分佈式能源與可控負荷,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在碳資產管理方面,提供碳盤查、碳交易等全鏈條服務,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在零碳園區標準輸出上,通過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等場景融合,打造可複製的低碳樣板。

華夏幸福、保碧新能源與小麥新能的戰略合作,不僅是企業層面的資源整合,更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通過“技術+場景+資本”的協同創新,三方有望在萬億級市場中佔據先機,同時爲全球綠色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