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最新發布!最火賽道,又迎重磅

DeepSeek引發了市場對AI醫療的關注度,而華爲和瑞金醫院正式發佈AI病理大模型,爲行業再添一把火。

2月18日,記者從華爲官方瞭解到,在當天的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瑞金醫院與華爲共同發佈了“瑞智病理大模型”。

業內人士指出,AI突破性進展推動醫學診療從傳統經驗醫學跨越至精準醫學。隨着AI在病理診斷領域應用加深,有望顯著提升病理切片診斷效率和準確性,爲臨牀治療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

華爲正式發佈AI病理大模型

2月18日,記者從華爲官方獲悉,在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瑞金醫院與華爲共同發佈了“瑞智病理大模型”。

作爲全國病理診斷量最大的科室之一,瑞金醫院病理科通過深度挖掘數字切片臨牀應用價值、深度融合AI工作流,積極實踐從數字化到智慧化的全面升級。瑞金醫院在病理科前瞻性提出“三位一體-OneSolution”建設目標:依託醫療數據基礎設施扎牢底層基礎;構建基於WSI全數字病理切片的數字化閱片工作平臺,實現在線閱片;引入智慧病理輔助診斷算法實現AI輔助診斷落地應用。

據瞭解,該大模型不僅融合了多模態數據,還結合了中國人羣的疾病特徵,能夠爲醫生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輔助診斷支持。同時,該病理大模型能夠覆蓋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等佔中國每年全癌種發病人數90%的常見癌種。

而在2月14日,百川智能宣佈,由北京兒童醫院與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兒方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AI兒科醫生”在經過北京兒童醫院近一個月的內測並得到專家認可後,日前正式“上崗”。

據悉,在2月13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首次開展的“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雙醫並行多學科會診活動上,基於Baichuan M1大模型打造的“AI兒科醫生”,與來自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腫瘤外科、腫瘤內科等科室的13位知名專家並行會診,並給出了與專家組會診結果高度吻合的建議。

開源證券認爲,隨着AI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醫療領域正展現出較大的應用潛力。AI憑藉對海量醫療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藉助先進的大模型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疾病診斷的準確性。通過對各類臨牀症狀、檢驗報告等數據的快速處理與分析,AI可以在短時間內爲醫生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大大縮短診斷所需的時間,從而提高診斷效率。

不僅如此,AI還能夠在疾病早期階段就發出預警。通過對患者長期的健康數據監測,包括日常健康指標、生活習慣等信息,AI可以敏銳地捕捉到身體細微變化所蘊含的疾病風險信號,在疾病尚未出現明顯症狀時,就提醒醫生和患者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爲疾病的早期干預爭取寶貴時間。

AI醫療概念股受關注

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爆火出圈,引發了資本市場對AI概念投資熱潮,該熱潮更是延伸到了AI醫療領域。

華西證券研報認爲,AI醫療最網紅的公司之一——Tempus AI 的股價已飆升近99%,震撼全球資本市場,實力詮釋AI醫療行業火熱的發展態勢。Tempus專注於利用AI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產品和服務分爲三大產品線:基因組學、數據與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應用。在中國市場,近年來,AI醫療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而DeepSeek通過底層優化和軟硬件協同優化大幅提升算力利用效率,降低訓練與推理成本。爲資金不充裕的醫療公司提供了接入AI的可能性,尤其是慢病管理、醫療信息化及醫療數據積累豐富的公司,在開源情況下具有先發優勢。

Wind行情數據顯示,智慧醫療指數春節後最大漲幅超過30%。不過,今日該指數大幅下挫,收跌超5%,部分熱門股票出現跳水,思創醫惠跌超13%,迪安診斷、嘉和美康、祥生醫療、泓博醫藥等跌超10%,貝瑞基因、潤達醫療等跌停。

據Wind數據顯示, AI醫療板塊中的安必平2月以來累計漲幅接近100%,漲幅排名第一。在近期的調研紀要中,安必平表示,AI在病理診斷中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診斷效率提升,通過AI輔助縮短病理醫生培訓週期,降低基層醫院診斷門檻;二是成本控制,如抗體質檢,公司探索用AI優化內部生產質檢流程,減少人力依賴,未來有望降低抗體研發成本。

目前我國病理行業發展面臨病理醫生缺乏、分佈不均勻、培養週期漫長等特點。“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爲病理科發展的必然趨勢。安必平表示,AI輔助診斷在2024年11月首次被列入國家醫保局立項指南,目前已發佈的主要是體現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和康復類項目,立項指南編制還將擴圍至檢驗病理類,加之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佈的《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也已經涵蓋了人工智能在病理切片診斷的應用場景,這將極大促進病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

對於今日華爲和瑞金醫院共同發佈的大模型,安必平昨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並未參與瑞金病理大模型的研究與開發。公司於2022年5月與華爲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基於昇騰AI硬件平臺的組織學病理診斷合同備忘錄》,合作意向內容包括探索病理影像原生可信AI與可解釋AI技術。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雙方合作並未形成具體產品。

迪安診斷自2月以來,截至2月17日收盤,累計漲幅接近90%。不過,今日公司股價大幅走低,收跌超11%。迪安診斷近日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圍繞健康的全生命週期向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AI及大數據管理的相關服務。在診斷領域,公司自2021年起,從病理角度切入,在公司100萬+的病理樣本基礎上,對其中10萬多樣本進行標註,並在標註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系列AI產品模型,涵蓋領域包括細胞病理、免疫組化、組織病理等,特別是推出了組織病理泛癌種診斷大模型,該模型能夠實現對多種癌症類型的精準診斷,顯著提升了診斷效率和準確性。

對於AI醫療,目前機構整體看好。天風證券研報稱,全面看好AI醫療。天風證券表示,在產業端,AI助力新藥研發能力增強、效率提升;AI助力傳統診斷、醫療信息化等業務升級,拓展公司能力和業務邊界等;在醫院端,AI全面賦能有望進一步實現精準醫療、分級診療、智慧醫療等,提高醫院運營效率,提高醫院診療能力等;在患者端,享受更優質和更便利的診療條件等;在社會層面,提高醫療衛生支出使用效率加強社會醫療體系能力建設,促進分級診療等。

責編:萬健禕

校對:王蔚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