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預告三摺疊新品;小米2030年要成大家電頭部丨新鮮早科技
21世紀經濟報道新質生產力研究院綜合報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在過去的24小時內,科技行業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來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頭風向標】
華爲預告三摺疊新品
8月27日,華爲發佈華爲Mate XTs非凡大師及全場景新品發佈會海報,官宣將於9月4日正式舉辦新品發佈會,華爲新款三摺疊手機將在此次發佈會上亮相。即將發佈的華爲Mate XTs非凡大師是華爲第二款三摺疊手機。綜合市場信息顯示,這款新機有望搭載全新的麒麟9020處理器,支持天通衛星通信,與鴻蒙操作系統結合,同時,華爲Mate XTs非凡大師有望在鉸鏈、屏幕等核心零件上進一步升級。
英偉達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
8月27日美股盤後,英偉達發佈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二財季營收467.43億美元,同比增長56%,略超此前市場預期。第二財季淨利潤(GAAP)26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9%,毛利率則爲72.4%。但公司數據中心收入略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盤後英偉達一度跌5%,截至發稿跌3%,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作爲英偉達的核心增長引擎和利潤主要來源,增長數字不及預期正在引發市場對公司未來增長動能和盈利能力的擔憂。
小米盧偉冰:目標2030年進入大家電頭部品牌
8月27日,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發文稱,小米Q2科技家電收入增速66%,其中空調增速60%。這段時間,跟團隊一起討論大家電未來5年的戰略,再次明確了2030年進入大家電頭部品牌的目標,空調業務做到中國市場前2。盧偉冰還表示:“有些廠商特別看重競爭,但小米更看重成長性。上半年空調線上前十品牌中,小米是唯一量價齊升的品牌”。
IBM聯手AMD開發量子超級計算架構
IBM與AMD共同宣佈,將合作開發基於量子計算機和高性能計算相結合的下一代計算架構,即以量子爲中心的超級計算。目標是結合IBM領先的量子計算與軟件技術,以及AMD在CPU、GPU及FPGA領域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與高性能運算技術,打造一個強大且可擴展的混合運算平臺。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並彌補雙方在該領域面對NVIDIA與Google同盟的相對落後。IBM和AMD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首次技術展示。
蘋果客服迴應停售iPhone 16等產品傳言
蘋果宣佈,將會在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00舉行秋季發佈會,市場預計會發布iPhone 17系列等新產品。同時有消息稱,蘋果將停售目前仍在銷售的七款產品,包括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10、Apple Watch Ultra 2,可能還有AirPods Pro 2。對此,蘋果客服稱,根據往年情形,發佈新產品後,部分機型確實會在蘋果官網下架,具體什麼機型到時會下架,現在沒有得到相關通知。客服補充稱,“官網停售後,仍然可以在官方授權的經銷商處購買到相關機型”。
華爲發力AI存儲
8月27日,華爲發佈面向AI時代的高端SSD——Huawei OceanDisk EX/SP/LC系列新品。本次新品是專門爲人工智能工作負載優化的高性能、大容量固態硬盤,包含極致性能盤、高性能盤和大容量盤三種類型。同時,華爲還推出DiskBooster驅動軟件,支持AI SSD與HBM、DDR內存智能協同,通過內存擴展技術實現虛擬池化內存20倍擴展,該軟件還具備智能多流技術,與上層應用配合,有效降低寫放大效應,進一步提升AI SSD壽命。
特斯拉再次擴大Robotaxi服務區域
特斯拉在社交媒體平臺宣佈,將擴大在奧斯汀的業務。該公司在帖子中說:“服務面積從91平方英里增加到173平方英里。”該公司還稱,已經將奧斯汀的Robotaxi車隊規模增加了50%。
美團:年底取消衆包騎手超時罰款
8月26日,美團舉辦騎手算法協商共治開放日,向公衆公開騎手配送的算法邏輯,並從升級安全保障、防疲勞機制、取消超時扣款、解決“最後一百米”交付難等方面分享了騎手工作體驗優化的一系列成果。這是美團年初公佈算法治理八項舉措,成立算法顧問委員會以來,舉辦的第八場溝通會。美團騎手體驗運營負責人表示,衆包騎手非常關心的超時罰款,美團將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
美團CEO王興談外賣競爭
在美團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中,美團CEO王興表示,在過去這麼多年的時間內,美團通過競爭塑造了領先地位。“我認爲,即時零售業要取得成功,在各種‘花裡胡哨’的東西之後,一切將歸於基礎。基礎是什麼?是選品、價格以及服務和交付。”王興還表示,從上個季度到這個月,美團不僅達到了每日1億訂單量,並且會進一步將這個數字提升到1.5億單,之前美團認爲還需要幾年才能夠實現(這一數字),但現在已經實現了。 (財聯社)
地平線餘凱:未來五至十年全行業最終會走向全場景無人駕駛
地平線機器人CEO餘凱在公司半年報業績會上表示,受數據驅動等因素影響,高階輔助駕駛轉向RoboTaxi的技術成熟度正在加速,未來五至十年,全行業最終會走向全場景無人駕駛。餘凱同時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地平線會和RoboTaxi領域的若干運營公司展開合作,提供技術基礎設施。“我們很快會向業界宣佈這些合作的正式展開。”(財聯社)
京東超市產地直採,厄瓜多爾玫瑰價格降30%
近日,京東超市宣佈成爲厄瓜多爾玫瑰在中國最大進口及包銷商,通過全球產地直採模式,優化供應鏈,使中國跨境鮮花供應鏈效率提升超三倍,海外鮮花送達時間從7-10天縮至3天。產地直採降低成本,疊加百億補貼,京東超市厄瓜多爾玫瑰整體售價比其他零售渠道低30%。同時,京東超市牽頭成立全球鮮花生態聯盟,攜手多國鮮花品牌推動行業標準建立和產業全球化發展。
中興通訊與中國國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25日,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按照協議,雙方將共同在聯合產業投資、金融與諮詢服務、聯合市場共拓、聯合方案共創等方向開展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共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中興通訊董事長方榕表示:通過充分結合中國國新在資本方面的優勢和中興通訊在ICT領域的能力,雙方將共同構建“資本+技術+場景”的閉環生態。
【最芯見聞】
納微半導體換帥
納微半導體宣佈,董事會聘任Chris Allexandre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同時他將加入董事會。此次任命標誌着公司管理層交接,聯合創始人Gene Sheridan將於2025年8月31日卸任總裁兼CEO及董事會成員,其離職並非因與公司運營、政策存在分歧。2019年至2023年期間,Chris Allexandre曾擔任瑞薩電子首席銷售與營銷官。2024年6月他還主導瑞薩收購氮化鎵解決方案供應商Transphorm,並完成後續整合工作。
尼康宣佈9月關閉58年橫濱製造廠
近日,尼康公司宣佈將於2025年9月30日關閉橫濱製造工廠。在該工廠的人員和運營將遷移至其他工廠,預計對尼康2025年的財務業績影響甚微。據公開資料,尼康橫濱工廠成立於1967年,歷經58年,是尼康內部歷史上第二悠久的部門,也是該公司最早在總部以外設立的生產基地。該工廠主要專注於製造精密光學設備,包括用於平板顯示器生產的顯微鏡和曝光系統。該工廠在1980年生產了日本第一臺半導體曝光系統,這是一臺尼康步進式光刻機,型號是NSR-1010G。
【上市資本流】
宏景科技: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3.5億元
宏景科技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3.5億元,用於智能算力集羣建設及運營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廣合科技:擬投資26億元建設雲擎智造基地項目
廣合科技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招拍掛方式購買廣州開發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讓的位於廣州市黃埔區東江大道以東的土地使用權,投資建設雲擎智造基地項目。本項目投資金額約26億元人民幣(含購買土地使用權款),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方式。項目週期爲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預計稅後回收期約爲6.5年。通過本項目建設,公司將擴大高端印製電路板的生產能力,滿足服務器應用領域客戶的需求。
劍橋科技:控股股東27日減持180萬股公司股份
劍橋科技發佈股票交易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公司目前不生產含CPO技術的芯片,CPO相關核心部件光引擎與外置光源ELSFP分別處於合作研發和設計階段,尚未產生業務收入;LPO業務雖已向多家北美大客戶送樣測試,但2025年上半年累計訂單及發貨金額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僅約0.03%。8月27日,公司控股股東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180萬股。
國芯科技: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等股東計劃合計減持不超5%公司股份
國芯科技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麒越創投等股東因基金退出需要,計劃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其中,產業基金計劃減持不超過3%的股份,麒越創投計劃減持不超過1.56%的股份,嘉信佳禾計劃減持不超過0.44%的股份。減持期間爲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
永吉股份終止收購特納飛計劃
永吉股份公告稱,此前公司擬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控制權,並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截至目前,相關各方對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方案進行多輪協商和談判後,認爲短期內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暫不成熟,決定終止籌劃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公司股票、可轉債債券以及可轉債轉股將於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開市起復牌。
芯享科技獲數億元B+輪融資
近日,國產半導體CIM系統服務商無錫芯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錫創投、無錫高新區及無錫戰新基金等機構投資。此前,芯享科技於2022年及2023年已分別獲得渤海基金、國聯投資、中南創投、華登國際、紅杉中國、高瓴創投、朗瑪峰創投、云何資本等知名機構數億元投資。芯享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來,專注於半導體工廠生產自動化CIM解決方案服務,在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領域提供智能自動化生產方案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