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就能“直籤”央企國企?小心“鐵飯碗”變“竹籃打水”

據新京報消息,隨着新學期的開啓,“春招”成爲準畢業生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有人利用學生急於求職的心理,以企業招聘名義收取費用。日前,包括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等均發佈聲明,提醒應聘者從企業官方公開渠道投遞簡歷。

據報道,近日,多個短視頻平臺出現“中國雄安集團急招6萬人”“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拿鐵飯碗”“只要大學生基本上報名就能進”“年薪20萬以上”等消息。推送此類消息的賬號均爲個人賬號,賬號標註爲“規劃指導諮詢”“某某老師帶你進央國企”“某某老師聊求職”等字樣。在評論區,不少網友詢問如何報名、求報名資料等,也有網友對這些招聘信息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國企、央企等單位在部分求職者眼中自帶“光環”,詐騙分子正是拿捏了求職者的心理,用“鐵飯碗”當誘餌,讓求職者上“鉤”,精準圍獵準畢業生們。國有企業的外部監督和審計異常嚴格,內部監督制度越來越健全,嚴密的招錄機制下,怎麼可能給點錢、打個招呼就能進去?

這種“內推”“直籤”,花錢買“鐵飯碗”的騙術,其實不是新招數。據新華社報道,最近偵破的一起持續近三年的特大詐騙案件中,400多名大學畢業生受騙,財產損失共計8000多萬元。據悉,從2021年底至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於某以自己能辦理央企、國企等單位正式員工入職爲由,夥同蘇某等人對甘肅省各市州應往屆畢業大學生實施招工、招幹詐騙。

這些詐騙團伙利用年輕人對"鐵飯碗"的嚮往,精心編織了一場場騙局。他們僞造招聘文件,搭建虛假招聘網站,甚至還安排受害者進入企業進行所謂的“崗前實習”,營造出正規招聘的假象。這種種,只是爲了千方百計騙求職的年輕人交上買“鐵飯碗”的高額費用。環環相扣的騙術,讓不少求職者深陷其中,截至案發時,仍有不少人在等待那個遙遙無期的“工作”。

招聘詐騙大案被曝光,再次提醒準畢業生們和職場人士:求職路上壓根沒有捷徑可走。花錢買的“鐵飯碗”極有可能“竹籃打水”,求職者應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不要盲目追求“鐵飯碗”,要綜合考慮工作內容和自身職業規劃。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招聘信息,進一步增強防詐防騙意識,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不輕易支付相關費用。監管部門也需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網絡平臺需把好信息審覈關,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求職的防騙指導。

臨近“金三銀四”的“春招”時間,準畢業生緊鑼密鼓找工作時一定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不斷修煉內功,這纔是立足之本,纔能有更多機會通過正常的招聘渠道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