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貴州分公司新能源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山巒疊翠,江河縱橫,婁山雄關西風烈,四渡赤水出奇兵……90年前,紅軍長征在貴州寫下傳奇篇章,今天,多彩貴州正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續寫新的傳奇。
作爲貴州新能源領域最早的佈局者之一,15年間,華能貴州分公司因“綠”而興,向“新”而行,乘“風”而上,共建成38個風光場站,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237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達118萬千瓦,位居貴州省第一位,累計發電量超231億千瓦時,持續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乘風而上 貴州風電“零”突破
綿延的烏蒙山上,一排排聳立的白色風車與磅礴的雲海爲伴,記錄着華能貴州分公司向“綠”而興的開始。
2011年4月,華能在這裡建成貴州省第一個風電場,裝機容量8.4萬千瓦,56颱風機迎風轉動,實現了貴州風電“零”的突破,播撒下貴州新能源發展的綠色種子。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華能貴州分公司從烏蒙高原起步,以綠色發展爲主攻方向,深耕貴州風光資源,目前在貴州共建成24個風電場、14個光伏電站,遍佈貴州省5個地州、14個縣。“十四五”以來,華能貴州分公司共獲得風光建設指標超600餘萬千瓦,以畢節、黔西南、安順、黔南“四大百萬基地”爲開發重點,持續加大基地型、規模化風光新能源項目開發,同步推進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戰新產業佈局,爲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華能力量。
綠色,是前行的方向,更是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阿西里西,天上花海”,這是人們對貴州大韭菜坪景區的形容。每年夏天,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花盛放,把華能大韭菜坪風電場裝扮得格外絢麗,如蒲公英般的韭菜花球點綴在巨大的白色風機之間隨風而動,遊客們慕名前來,欣賞這秀美山川與綠色發展交織的美麗畫卷。
70公里外,貴州省單體規模最大的風電場——華能烏江源風電場198颱風機迎風轉動。該風場的併網結束了貴州威寧地區沒有大電源支撐的歷史,使得貴州電網結構佈局更加合理。通過種植本土植被,風場內牛羊漫步隨處可見,烏蒙草原的生態系統找到新的平衡,每一片葉子都閃耀着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蓬勃着綠色的生命力。
茶山追光 助力“生態+產業”雙贏
陸羽《茶經》有云:黔中茶,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所謂思、播、費、夷四州便在今天貴州遵義、銅的山地與丘陵之間,貴州人耕耘出了700萬畝茶園,種植面積全國居首。當古老的茶碰撞上新能源產業,華能在黔的綠色發展又一次敢爲人先,探索起了“光伏+”的產業新路。
在黔南的都勻壩固,綠意盎然的茶園中央赫然豎立着幾排光伏組件,給這片起伏的山巒增加了幾分現代氣息。走到光伏板下,這裡生長的茶樹與烈日照射下的茶樹相比,葉片顏色更深,形態也更爲肥厚,這就是華能都勻茶光互補項目。
近年來,華能貴州分公司充分發揮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同一土地上進行光伏發電和茶葉生產,上面發電,下面種茶,一地兩用,陽光共享,華能與貴州大學在茶光互補項目的合作上,幾乎是一拍即合。華能貴州分公司最終選擇了在貴州種植面積最廣的“福鼎大白”作爲首批實驗對象,2021年11月,基於成熟茶園搭建光伏板的技術應用和推廣項目正式啓動,並在黔南的都勻壩固選定了第一塊實驗場地。
冬去春來,經歷了一整年的實驗,第一批“質量雙增”的實驗結果讓華能貴州分公司感到驚喜:茶葉的產量提高了,鮮爽度增加、苦澀味減少,茶葉內在品質及潛在經濟價值隨之大幅增加。在這一實驗基礎上,“白葉1號”品種、盤州實驗“龍井43”等相繼被試種。百味貴州茶,穿越千山萬水,濡一口春味悠長。
不僅如此,華能貴州分公司還持續探索“光伏發電+農業種植”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光伏產業,率先在省內實現種植魔芋、土豆等經濟作物與養殖蜂類、禽類融合發展,不僅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更將清潔能源與生態農業緊密結合,爲鄉村振興注入綠色新動能,有力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工業與農業相遇,華能正在貴州創造着無限可能。
科技加持 數智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加持。華能貴州分公司以科技創新賦能新能源項目,不斷提升新能源集約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在貴陽建成了全省首個獲得電網調度受令權、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集控中心,風光場站管理實現實質性生產管理集約化。”華能貴州分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唐爛芳介紹說,“通過智慧分析平臺整合數據,能夠實現風光電場遠程實時監控、預警、調度等多功能融合,風光場站真正實現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
科技賦能下的華能貴州集控中心確定了“智能生產指揮中心”的功能定位,可實現信息實時採集、彙總、分析,同時作出判斷併發出控制指令,有力提升設備運行效率。捕捉每一縷風的軌跡、每一束光的能量……眼下,通過該集控中心,華能貴州分公司實現了對分佈在全省6個地州的38個風光場站的遠程監視和集中控制。
此外,華能貴州分公司還在風電場率先開展智能鎖管理系統試點建設,有效防止人員“誤入、誤碰、誤動”,同時利用執法記錄儀和智慧基建系統,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華能貴州分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力度,總結提煉生產、基建工作經驗,加快創新項目成果推廣應用,特別是抓好科技興安工作,進一步推進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安全生產領域,提升現場安全管控水平,讓每一度清潔電能都攜帶着科技智慧的基因。
放眼欣欣向榮的貴州大地,黔山披綠,貴水盪漾。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華能貴州分公司始終堅定信心、苦幹實幹,穩中求進、善作善成,錨定綠色發展,持續做強做優新能源產業,助力貴州生態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讓黔山秀水的無限風光譜寫出新的綠色協奏曲,爲貴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新風采貢獻更多華能力量。綠水青山好風光,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彭豔嬌 李微宏 柳田)
(來源: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