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重創6歲童重拾安眠、98歲父子脫困 部屬醫院階段性任務完成
0923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衛福部部屬醫院系統展現「同島一命」的堅定信念,協助當地醫療。圖/衛福部提供
0923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衛福部部屬醫院系統協助當地醫療。其中,1名6歲孩童因洪水災難造成夢魘、不安和恐慌的症狀,經安心關懷站的心理師輔導後,漸漸恢復平靜與安穩的睡眠。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這段期間治療近1600人次(內外科約400人次,安心站心理關懷輔導災民心理1170人次),另也關懷輔導志工及救災人員235人次、衛教宣導近900次。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示,第一時間於9月24日前進光復災區統籌指揮8家部屬醫院,包含花蓮醫院、玉里醫院、臺北醫院、桃園醫院、臺東醫院、樂生療養院、臺中醫院及基隆醫院等醫事人員奔赴災區提供醫療支援;截至10月14日止,共派出106人,包括21名醫師、42位護理師、21名心理師、9名社工師等人員。
當中也遇到許多暖心小故事,部屬醫院團隊前往災區後的第3天,碰到一對98歲及70歲高齡父子受困泥濘住家2天2夜,獲救後送往花蓮醫院設置的大全村醫療站,爲其清洗全身污泥並進行傷口處理,隨後安置於收容所,持續關注健康狀況。
另有1名6歲孩童因洪水災難造成夢魘、不安和恐慌的症狀,經安心關懷站的心理師輔導後,漸漸恢復平靜與安穩的睡眠。還有一名怪手司機傷口感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被載往佛祖街醫療站治療,當時駐診的臺大醫師及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柯昊錚發現,患者傷口明顯紅腫熱脹,現場換藥後立即開立轉診單與病歷摘要,幸好及時轉診進行清創手術,安全返回工作崗位。
救災期間,部屬醫院的醫護人員投入救災與醫療服務不遺餘力,桃園醫院的護理師在支援期間不忍民衆要走遙遠路途才能抵達醫療站,強忍自身中暑、暈車及睡眠不足等身體不適,義無反顧主動深入災區,沿途巡迴是否有民衆需要醫療協助,展現專業與熱忱。
玉里醫院的心理師與社工師進駐瑞穗殯儀館關懷站,協助殯葬流程指引、慰問家屬、提供情緒支持。社工師回憶,1名家屬在靈前坐了整整一夜,不說話,只是緊盯着照片。社工師說「我們能做的不多,卻能讓悲傷有個出口」,坐在身旁,不催促、不打斷,只在家屬開口時,遞上紙巾與溫柔的迴應。
這段時間,部屬醫院在光復鄉大全村、太巴塱、大同村、佛祖街等地設立醫療站及大進國小設立安心站提供緊急醫療、慢性病照護、心理慰藉及衛教宣導,治療近1600人次(內外科約400人次,安心站心理關懷輔導災民心理1,170人次),另也關懷輔導志工及救災人員235人次、衛教宣導近900次。
林慶豐表示,「我們都是這座島嶼的守護者,無論距離多遠,挑戰多大,只要有需要,都會攜手站在一起,守護彼此的健康與生命。」昨配合前進協調所指示,完成在災區當地醫療站的階段性任務,後續交由地方醫療院所繼續提供災民醫療服務。
0923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衛福部部屬醫院系統展現「同島一命」的堅定信念,協助當地醫療。圖/衛福部提供
0923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衛福部部屬醫院系統展現「同島一命」的堅定信念,協助當地醫療。圖/衛福部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