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震災後整治 石公溪疏濬8月完工

花蓮縣石公溪因受到地震及颱風侵襲造成集水區崩塌,豪大雨夾帶大量土石沖毀下方蘇花公路匯德隧道北口路段及臺鐵小清水橋,爲確保花蓮聯外交通安全,縣府推動石公溪土石疏濬工程,目前已疏濬8萬5589立方土石。(花蓮縣政府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受到0403花蓮大地震及凱米颱風侵襲,緊鄰蘇花公路的石公溪集水區崩塌,大批土石隨豪大雨滾落造成蘇花公路多次中斷,匯德隧道北口路段及臺鐵小清水溪橋西正線也遭沖毀,災後花蓮縣政府展開石公溪疏濬工程,已完成總疏濬約8萬5589立方土石,工程進度達47.55%,目標今年8月完工,以降低天災帶來的影響。

石公溪上游土石因強震鬆動造成集水區崩塌,大量礦石巖塊及土砂堆積在坡面與河道內,接連臺風來襲讓淤積情況更嚴重,大批土石隨豪大雨滾落,導致相鄰的蘇花公路匯德隧道北口路段、下游臺鐵小清水溪橋數度交通中斷。

臺鐵、公路局及縣府等單位同步施工,臺鐵花蓮至崇德間西小清水溪橋已改建完成,目前正在改建東小清水溪橋,預計5月28日完工後恢復雙線通車;蘇花公路臺9線161.3公里處匯德隧道北口前道路,搶通後配合縣府做河道疏濬。

縣府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疏濬工程經費,自今年1月起推動,工程進度優於預期,疏濬範圍包括石公溪河段1.9公里,分爲A、B、C區,目前總疏濬8萬5589立方土石,工程進度約47.55%,計劃將清理總數18萬立方。

縣長徐榛蔚近日前往關切疏濬整治工程進度,她表示,感謝施工團隊努力趕工,預計8月完成石公溪疏濬工程,將河道淤積土石清除後,屆時縣府會請相關管轄單位持續施作水土保持及災害防護措施,避免豪大雨來臨又造成花蓮交通命脈受嚴重威脅,也提醒用路人車來往路段注意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