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強震改變部落樣貌 秀林鄉長盼檢視山坡地質變動
花蓮強震後改變部落樣貌,秀林鄉長盼檢視山坡地質變動。圖爲倒塌已拆除的富凱大飯店。(本報資料照)
去年4月規模7.1強震撼動花蓮縣秀林鄉,山崩地裂、道路中斷、部落經濟受到創重,帶給地方難以抹滅傷痕,不過山崩地裂後,卻也造成偏鄉地質面貌改變,秀林鄉長王玫瑰在《天崩下的部落-那天以後》紀錄片發佈時,憂心忡忡表示,盼政府能全盤檢視鄉內山坡地質狀況。
花蓮秀林鄉長王玫瑰提到,0403後鄉內地質地貌改變,盼政府能協助監測山坡狀況, 確保部落族人居住安全。(王志偉攝)
《天崩下的部落-那天以後》紀錄片,由秀林鄉公所策劃拍攝,歷時一年,鏡頭記錄下族人堅韌不拔的重建歷程與文化堅持,20日舉辦花蓮場首映會。紀錄片帶領觀衆走訪秀林鄉,從最北端的和平村和平部落,富世村洛韶西寶、大同大禮、到最南端的文蘭村文蘭、重光部落,見證族人用雙手守護部落。
王玫瑰表示,「這部紀錄片,是我們給自己的鼓勵,也是送給全臺灣的一份力量。我們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在災難之後,部落如何重新站起,文化如何照亮前路。」
提到過去1年,王玫瑰說,蘇花公路、太魯閣國家公園都在秀林鄉境內,震后土石松動,這幾天崇德以北鐵公路因大雨中斷,前陣子大晴天富世村10鄰也發生山坡土石崩落,一年多來每天都擔心哪裡會有土石崩落災情。
她說,全鄉9村落都爲在山腳下,鬆動的山坡隨時都可能因天氣影響掉落土石,原本預計爭取6億元的復建工程經費,目前只爭取到2億多元,並不是因爲政府不幫忙,而是災害範圍太多,需要跨單位瞭解災情狀況才能分配資源。
王玫瑰說,震後山坡地貌改變,容易因天氣發生土石流,希望中央能協助進行山坡檢測,尤其接下來將進入防汛期,掌握可能隱藏的災情,才能保全鄉民生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