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裡漏部落巫師祭儀文化保留完整 可望形塑全縣唯一「祭祀道路」

花蓮縣吉安鄉里漏部落祖靈祭(Talatu,as),是阿美族巫師祭儀文化最完整部落,獨特地方文化受到原住民族委員會重視,盼與地方凝聚共識,將部落入口形塑成全縣唯一「祭祀街道」意象,成爲特色打卡亮點。(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里漏部落祖靈祭(Talatu,as),是阿美族巫師祭儀文化最完整部落,獨特地方文化受到原住民族委員會重視,盼與地方凝聚共識,將部落入口形塑成全縣唯一「祭祀街道」意象,成爲特色打卡亮點。(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里漏部落祖靈祭(Talatu,as),是阿美族巫師祭儀文化最完整部落,獨特地方文化受到原住民族委員會重視,盼與地方凝聚共識,將部落入口形塑成全縣唯一「祭祀街道」意象,成爲特色打卡亮點。(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里漏部落祖靈祭(Talatu,as),是阿美族巫師祭儀文化最完整部落,部落祭師每兩年都會沿街進行「請靈、宴靈、送靈」等儀式,沿途部落族人則是手拿生薑、米酒,一同淨化場域並祈福。獨特的地方文化受到原住民族委員會重視,期盼與地方凝聚共識,將部落入口形塑成全縣唯一「祭祀街道」意象,成爲特色打卡亮點。

裡漏部落(Lidaw)位在吉安鄉東昌村,屬南勢阿美7社之一,是傳統農業聚落,因聚落範圍靠近河川和海洋,祭儀運用上較其他阿美族部落完整,傳統巫師祭儀幾乎經常使用於生活中,加上傳統信仰未因基督教傳入而被拋棄,因此巫師祭團規模完整,也是現今阿美族中少數在生活中仍扮演重要角色的部落祭團。

原民會副主委林碧霞在春假期間,前往吉安鄉里漏部落聚會所,和鄉長遊淑貞、東昌村長魏錦添、部落頭目陳進富等人,針對地方通行語及傳統名稱標示計劃、8年一次「馬愣愣晉階禮」,及阿美文化村酋長回孃家等議題交流。

林碧霞表示,裡漏部落是阿美族祭師祭儀文化保存最完整部落,若能將裡漏部落入口意象結合嚴謹祭祀過程、文化特色、故事背景形塑出全縣唯一祭祀街道,有助瞭解部落可貴文化資產,強調原民會站在協助立場,與鄉公所、部落齊心努力,建立在地特色、提升地方產業、整合部落文化。

陳進富指出,祭師是與部落祖靈溝通的橋樑,部落祭師(Sikawasay)在2年一次祖靈祭中,即沿着東海六街(縣道花21線起點)往東進行「請靈、宴靈、送靈」等儀式,沿途百戶部落族人手拿生薑、米酒,一起淨化場域共同祈福。感謝原民會對祖靈文化認同,鄉公所積極推動祖靈祭,將祭儀傳承與發揚,部落也會盡全力促成這樁美事,使文化得以保存延續。

遊淑貞表示,鄉公所配合中央執行各項部落施政,響應通行語推行,110年度爭取「地方通行語及傳統名稱標示計劃」,獲80萬元經費補助,先行在鄉內15個部落入口迎賓處設置指示牌,融入阿美族、太魯閣族及國語等3種語言,今年再度提報計劃,接續替全鄉20個部落完成通行語入口意象規畫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