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吉安引芋苗種植機 效率增23%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引進「芋苗種植機」,種植效率較傳統人工插秧提升23%。(民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是全臺芋頭第5大產區,芋農在寒冬裡彎腰插秧相當辛苦,鄉內種植面積因人口老化及缺工持續減少,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向臺中區農改場引進「芋苗種植機」,改造成適合花蓮的耕作方式後,試驗發現種植效率較人力提升23.1%,吉安鄉農會未來將購入更多自動化機械設備服務農友。
吉安鄉芋頭栽種面積約200公頃,大部分爲水芋栽培,以檳榔心芋爲主要品種,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種植期間,可以看到大批農民在冰冷的水田裡彎腰插秧,效率低又費工,且近年農村人口嚴重老化及缺工問題日益嚴峻,芋頭種植面積愈來愈少,吉安鄉農會憂心產業受到衝擊,向花改場提出省工機械的需求。
花改場3年前向臺中區農改場引進「芋苗種植機」,依吉安土壤質地修改犁具後,透過整合開溝、種植與壓實土壤等試驗步驟,逐步完成芋苗種植。
花改場指出,修改後的種植機系統可安裝在50馬力曳引機,搭載高效種植機構,就能同步完成開溝、插秧與覆土等工作;機器操作人數需3人,包括1人駕駛、2人投放芋苗,種植行株距與深度可在機具上調整,每部機具每天約可種植5分地,整體效率較人工提高23.1%。
林姓芋農說,過去種植芋苗都得彎腰,腳泡在水裡相當冷,引進機械設備種植後,人坐在機器上不會腰痠也不會冷,還可以節省時間,提升種植效率,對農友來說是一大福音。
花改場長楊大吉表示,花改場研發的芋苗種植機目前市面上已可購買,據他所知,農會也將陸續購置相關自動化機械設備,成立代耕團服務轄區農友,讓產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