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吉安鄉志續修編撰 即日起至8/22公開閱覽納建言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2023年斥資250萬元經費啓動鄉志續修編撰計劃,歷經2年半的田野調查與撰寫現已完成,且篇章也擴充至10篇,即日起至22日在吉安創客棧公開閱覽。(羅亦晽攝)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2023年斥資250萬元經費啓動鄉志續修編撰計劃,專家學者配合城鄉20多年的時代脈動發展,調整鄉志篇章並擴充至10篇,歷經2年半的田野調查與撰寫現已完成,即日起至22日公開閱覽,期待民衆提供建言或補充更多變遷資料,讓鄉志成爲地方學、地方創生的世代傳承著作。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2023年斥資250萬元經費啓動鄉志續修編撰計劃,歷經2年半的田野調查與撰寫現已完成,且篇章也擴充至10篇,即日起至22日在吉安創客棧公開閱覽。(羅亦晽攝)

參與計劃的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郭俊麟表示,過去地方誌的篇數架構較傳統,團隊這次配合吉安鄉20多年的時代脈動,把篇章擴充至10篇,除把以往只會放在附錄的大事紀獨立成第1篇章,也把傳統條列式內容調整爲各篇精華的簡明版,每個項目都有索引,建議讀者一開始可透過大事紀跟簡明版展開鄉志索引。

他說,吉安鄉這20年來針對環保、節能永續等議題都有新的發展,因此把過去的建設篇改成「建設與環保篇」;以往觀光篇較少單獨列出,吉安鄉過去雖以農立鄉,近年鄉內的綜合經濟發展、觀光發展及休閒產業逐漸成爲重點,特別把觀光納入文化篇成爲「文化與觀光篇」。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2023年斥資250萬元經費啓動鄉志續修編撰計劃,歷經2年半的田野調查與撰寫現已完成,且篇章也擴充至10篇,即日起至22日在吉安創客棧公開閱覽。(羅亦晽攝)

郭俊麟也提到續修鄉志最特別的就是歷史篇及人物篇,過去歷史資料受限當時史料內容,但鄉內這幾年有很多口述歷史跟各種的調查報告,特別是原住民部分,所以特別補充進去,包含族羣、七腳川事件、多元族羣、墾區及過去日本殖民時期對地方有貢獻的日本人等。

郭俊麟接着分享編撰遇到的挑戰說,編修不是每位老師的個人研究,過程中必須積極橫向溝通,討論跟協調過程確實花費蠻多時間,且每人撰寫風格不同,爲了讓每篇內容的筆觸儘量一致,改寫也花了很多時間,最新的鄉志會更完整呈現鄉內20多年來的發展。

吉安鄉長遊淑貞表示,2019年爲規畫、執行鄉內建設時,翻找2002年出版的鄉志發現資料相當有限,且23年來城鄉持續發展,便萌生續修鄉志的念頭,經2022年籌募經費,隔年斥資250萬元啓動續修編撰計劃。

她說,鄉志編修歷經2年半的時間已邁入最後一哩路,撰寫過程鄉親雖未參與,鄉公所希望能廣納更多建言及補充資料,即日起至22日在吉安創客棧開放民衆公開閱覽,現場也有意見表可以填寫,網路也可閱讀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