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綠色港埠與海洋教育有成 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今年4月臺北市三民國小參加園區環境教育講習活動,講師於「港口水之道」課。(圖/花蓮港務分公司)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花蓮港務分公司爲達成SDGs企業永續經營理念,推動綠色港埠與海洋教育,設立「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規劃設計具海洋文化與歷史特質的「港口探險家」以及強調水資源永續議題的「港口水之道」等2套環境教育教案,並培養種子教師,透過結合在地教學資源落實環境教育推廣。

該園區自今年3月開放訓練課程至7月底止,已接待來自新北市平溪國小、新北市環保局、花蓮女中、臺灣菸酒公司等14個機關與團體,累計參與環境教育課程人數達823人次。

花蓮港爲臺灣東部唯一的國際商港,兼具觀光與遊憩功能,爲落實綠色港口理念及推廣海洋教育,花蓮港務分公司除近年積極推動永續環保政策,陸續取得歐洲海港組織(ESPO)生態港國際認證溫室氣體查證等多項國際環境管理系統認證,綠色作爲深獲各界肯定。

更進一步設立的「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融合永續精神致力於推廣海洋教育,並於113年10月22日正式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爲花蓮縣第11處獲得此項認證之場域,同年12月20日舉行揭牌儀式,展現港區落實環境教育的具體行動與承諾。

▲今年5月花蓮縣退休公務人員協會參加園區環境教育講習活動。(圖/花蓮港務分公司)

花蓮港務分公司參考本港10項環境目標之強化社區關係、維持港域水質、精進港埠管理及減緩氣候變遷措施等目標,歸納出花蓮港文史、港口水撲滿、港口特殊業務、綠色港口及淨零綠生活等5大特質,再針對花蓮港場域本身及周遭的自然、人文景觀及社會環境資源規劃設計2套環境教育教案。

第一套「港口探險家」藉由港史館導覽、數位展具、課間互動遊戲培養學員對花蓮港歷史脈絡的認識。引導學員創作專屬船舶,連結海運與生活的關係,並對港口的經濟發展及環境永續應用有不同層次的啓發,進而對周遭環境產生保護的意識。

第二套「港口水之道」以水撲滿爲主軸,介紹水撲滿所收集之水資源可同時用於抑塵用水、清洗用水、降溫用水、植栽澆灌等用途,隨着需求的改變也邁向智慧化管理的時代。藉由港口水撲滿的介紹,培養學員珍惜水資源的美德,並經由引導課程,使學員將節水觀念實行於日常生活中,增進對環境永續的貢獻。

爲提升環境教育品質與教學專業,花蓮港務分公司亦積極推動種子講師培訓計劃,規劃基礎及專業課程,並依據教學需求設計短、中、長期培訓計劃,以強化講師環境教育素養及實務教學能力,善用園區資源打造高品質環境教育場域,充分展現花蓮港在地推動環境教育的影響力與實踐力。

花蓮港務分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秉持綠色港埠理念,深化環境教育推廣,串聯在地社區與學校,打造結合產業、教育與環境永續的港口典範,也竭誠歡迎各機關、學校來報名參加本園區環境教育課程體驗,課程預約採用線上填表報名的形式,需於一個月前至本分公司官方網站進行報名資料填寫(首頁>業務服務>文件下載https://www.twport.com.tw/chinese/cp.aspx),該分公司將於十個工作天內確認場域空檔並回復申請團體,即可完成課程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