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倒店潮! 半數房東住臺北

▲花蓮中山路短短200公尺,就有10家店面招租中。而圖中紅色建築原本是日藥本舖,退租後換成石二鍋承接,9月新開幕。(圖/CTWANT提供)

圖文/CTWANT

近兩年花蓮天災不斷,加上國外旅遊盛行,國旅市場走下坡,花蓮精華地段傳出「倒店潮」。CTWANT記者實地走訪花蓮,中山路、公正街一帶,待租店鋪就高達近20家。一名花蓮居民透露,花蓮房東習慣籤3年短約,但卻沒有因爲觀光蕭條而降租,店租一直漲,店家就一直倒。而據他所知,有半數房東都住臺北,人並不在花蓮,不瞭解現在花蓮商圈有多慘。

一名花蓮人10月3日在臉書上分享,位於花蓮市中山路上的CAMA CAFE,今天最後一天營業,「因爲房東要漲房租,老闆索性關店不營業,這家咖啡店撐過疫情卻撐不過房租漲價,如果繼續營業就能常常在市場喝到好喝的咖啡,可惜啊!」

記者實地走訪花蓮金三角商圈,發現不只CAMA CAFE歇業,近年出走的還有迷克夏、源士林粥品及多家服飾店,前後約有將近20間歇業掛上「租」廣告板;不過有人出就有人進,原本歇業的日藥本舖,原址則換上了石二鍋,9月12日新開幕。

一位花蓮居民就告訴CTWANT記者,花蓮除了公營單位,沒什麼中大型企業進駐,絕大多數民衆都是小型自營商、創業者,對於租賃店鋪的需求很高,但是花蓮房東籤合約多是3年一簽,3年到了又會再調漲房租,現在遊客變少,無法負擔高額租金,所以店鋪一家家歇業。

該居民也抱怨,從倒店的店家就可發現,不只是做觀光客生意的做不下去,就連做在地居民餐飲的也受到影響,但是精華地段房東約有6成都住在臺北,恐怕不知道花蓮市區現在有多慘。

▲中山路上的CAMA CAFÉ,則是於10月3日歇業。民衆臉書透露,因爲房東漲租,老闆因此選擇關店退租。(圖/CTWANT提供)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近5年花蓮市區租金行情變化,2021年每坪租金還落在860元,2022年一下子躍漲至1,144元,漲幅高達33%;2022年底國境解封,2023年回檔每坪來到926元,下跌19%;但2024年及2025年至9月上旬,國旅市場不見起色,每坪租金行情仍站上1,000元,漲幅分別在5~8%。

不過由於花蓮租賃案有登錄的不多,全年只有15~30筆而已,數據僅供參考。

臺灣房屋花蓮東耀店店長馬國浩就解釋,花蓮房東習慣自己招租,不透過房仲,自然會上網登錄租賃的就少。尤其是前幾年花蓮觀光不錯時,租賃市場也跟着熱絡,房東底氣足,以前都是自己招租,只有近1年來,真的招不到租客,有些纔會委託房仲幫忙。

至於漲租一事,他緩頰,不只花蓮,這幾年各縣市租金都有微幅調漲,再加上去年地震後,不少店面震損、拆除改建,讓店面供給減少,供需產生變化。依他觀察,花蓮租金漲幅每年大概2~3%,甚至有5%,目前花蓮市區租金每坪落在1,000~2,000元。但他也表示,現在租金雖然高、表面上不會降,但真的有意願還是可以談。

▲臺灣房屋花蓮東耀店店長馬國浩分析,雖然目前花蓮觀光較爲蕭條,但黃金地段,屋主還是相當惜售,看到的都是掛租、招租居多。(圖/CTWANT提供)

至於花蓮房東不打長約,馬國浩則表示,這些房東大多年紀較長,租賃的概念也比較傳統,認爲這樣好調整租金,也好隨時轉售給想做生意的人。

花蓮縣租賃住宅服務公會理事長柯嘉忠則認爲,以在地人的消費和營業額來說,花蓮店面租金確實不是很便宜,好一點店面都要3、4萬元起跳。他甚至聽過有屋主採一年一約,每年都要漲租金,看店家生意好,有一次漲5000~8000元的。

不過他也遇過地震後願意降租的,他說,該房客原以31,500元承租店面,地震後跟屋主協商,降了1萬元,但到了今年還是收掉,「遊客少,靠在地人消費有限,降租仍是撐不下去。」

據他觀察,伴手禮類的店舖收最多,從陸客不來後,一路到0206、0403花蓮地震,收掉不少間,當然也有大品牌繼續拓點,小品牌則受不了租金壓力關門。

對於坊間傳聞「精華地段的房東有一半都住在臺北」的說法,依馬國浩觀察認爲相當有可能。他解釋,會在這一帶持有土地的地主,過去生活條件肯定是相當不錯,自然在培養下一代時,也都會送到外縣市甚至國外發展,在外地工作事業有成,就將花蓮的年邁父母接到臺北去住,花蓮不動產就收租金。

延伸閱讀▸ 花蓮倒店潮3/旺季不旺!暑假住房率僅4成 花蓮民宿停、歇業逾200家▸ 獨家/粿粿落腳《全明星》好友胡釋安同棟住所 王子四月慶生會仍見席惟倫身影▸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