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大學後護系招30位公費生 免學雜費、畢業即就業
慈濟大學去年開設「學士後護理學系」,是東部唯一,共吸引宜花東等縣市29人就讀。(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慈濟大學去年開設「學士後護理學系」,是東部唯一,共吸引宜花東等縣市29人就讀。(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全臺護理人力短缺,慈濟大學去年開設「學士後護理學系」,是東部唯一,吸引宜花東等縣市29人就讀,校方今年度預計再招收30名學生,並提供公費求學,學生畢業後取得證照並留在慈濟服務,即可免除2年半求學期間的學雜費,且畢業即就業;招生期限爲2月24日至3月21,4月12日面試。
慈大後護系主任張美娟表示,慈大第1屆後護學生共29人,逾3分之2來自宜蘭、花蓮及臺東地區,學生平均年齡31歲,最年長50歲,最年輕23歲。
她說,學生背景囊括各行各業,部分是大學念醫護相關科系,有些是在醫院從事病房書記、掛號書記等行政工作,想充實提升自己,也有些人從事長照工作,希望取得護理執照後開設長照機構,另有人希望學習專業知識以利未來能照顧家人。
張美娟指出,後護系修業時間2年半,畢業門檻90學分,護理師考照實習時數爲1080小時,大部分學生與一般大學生不同的是多已畢業離校多年,雖擁有成熟的學習態度與自主學習動機,甚至未來投入臨牀動機高,卻普遍認爲護理科目不好念,難免心生退卻,繫上爲此也開設工作坊提升學生的自信。
後護系1年級學生丘耀文說,自己曾任國中特教班老師,也就是所謂的流浪教師,就讀護理系的目的是想換個相對穩定的工作,雖然周遭家人朋友不看好、紛紛勸退,所以他主動申請公費補助,既不用擔心學雜費,也有未來就業保障,不過重回校園求學又要在2年半內完成學業,課業壓力頗大,考試前夕幾乎都讀到凌晨,「簡直迴歸當年考大學學測的拚勁」。
另名學生陳憶玲曾擔任獸醫助理,她說,過去工作多仰賴經驗而非理論,疫情期間見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的承擔,強化自己想讀護理的念頭,希望能充實專業理論,考取護理師國家執照,且與不同背景的同學相處後吸收許多知識,期待未來能串接不同專業運用到照護過程。
張美娟還說,慈大後護系設有公費求學選項,學生若在畢業後取得護理師證照並選擇留在慈濟服務,求學2年半學雜費全額免除,且畢業即就業,大幅減輕經濟負擔,第1屆學生有5位學生參與計劃;另外,學校也規畫與慈濟醫療志業的合作,提供院內參訪及見習機會,安排臨牀導師帶領學生及早接觸工作環境,減少未來適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