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會更巨大!強臺之姿奔家門口 暴風圈週一涵蓋3地
▲樺加沙颱風最新預測路徑。(圖/吳聖宇臉書)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樺加沙」中臺威力將持續增強,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樺加沙」暴風圈將更加巨大,到巴士海峽時有機會達強臺門檻,暴風半徑上看300公里,週一颱風中心將經過恆春以南,暴風圈邊緣可能週一下午會接觸恆春半島陸地,暴風圈掃過臺東、屏東、高雄等縣市,帶來強風豪雨。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氣象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指出,樺加沙颱風明顯增強,目前已經達到中度颱風,範圍也顯著擴大,雲圖上已經逐漸可見到雲卷型態的風眼,未來威力將持續提升,並且範圍將會變得更加巨大,來到巴士海峽時有機會達到強烈颱風門檻,暴風半徑也將上看300公里。
▲雲圖上逐漸可見到雲卷型態的風眼。(圖/氣象署提供)
吳聖宇表示,明天(21日)開始高壓增強,颱風速度將會顯著加快,向西北西往巴士海峽移動。一直到週一(22日)高壓都比較強勢,樺加沙應該會穩定穿過巴士海峽,中心經過恆春以南,暴風圈外圍則將會掃過臺東、屏東、高雄等縣市。
週二(23日)「樺加沙」颱風進入南海東北部後因爲高壓略有東退,吳聖宇指出,移動方向的偏北分量也會更大一些,趨向廣東海面。週三(24日)有機會直撲港澳一帶,即使沒有在珠江口登陸,也會以很近的距離南掠而過,對港澳、廣東威脅非常大。上述路徑從昨天開始就蠻穩定的,雖然還有略微南北調整,但大方向都不變。
吳聖宇說,比較大的調整應該是颱風本身的大小跟移動速度,颱風持續變大中,移動速度預報也比早先資料來得更快,影響發佈颱風警報的時間。依照氣象署官方預報資料,應該是明天上半天就必須發佈海上颱風警報,明天晚間要發佈陸上臺風警報,警報解除的時間可能要等到週二(23日)傍晚左右。警報時程跟2天前預估提早了快要一天的時間。
▲樺加沙颱風路徑預報。(圖/氣象署提供)
明天樺加沙颱風外圍的東北風就會開始影響臺灣,大臺北、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臺東、恆春半島等地逐漸會有迎風面的短暫陣雨機會,雨勢還不大。明天晚間之後在迎風面的大臺北、基隆北海岸、宜蘭到花蓮一帶降雨會轉趨明顯,部分地形上也可能會有較大雨勢出現的機會。
週一颱風持續逼近,吳聖宇指出,週一晚間颱風中心會經過恆春以南,暴風圈邊緣可能在下午就會接觸恆春半島陸地,然後逐漸涵蓋到臺東、屏東、高雄等地,整體風雨將會逐漸增大。
受到中央山脈地形屏障的影響,吳聖宇說明,降雨最明顯的地方還是會落在東半部包括宜花東、恆春半島以及高屏山區一帶,尤其是花東及恆春半島,雨量可能會很快的就累積到豪雨或以上等級。其次在大臺北、桃園等地以及嘉義到南高屏地區也都會有一陣一陣的降雨機會,至於雲林以北到新竹一帶的降雨則是偏向山區,越往沿海平地降雨就越不明顯。
風力的部分最需要提醒的地方在花東、恆春半島以及綠島、蘭嶼等地,迎風面首當其衝,預估陣風會逐漸拉到11-12級以上,特別是下半天之後,西半邊則是從臺南以北到北海岸、東北角、大臺北盆地內,還有外島的澎金馬等地也都會有明顯的陣風發生機會,配合地形加成作用,部分地區陣風也可能來到10級左右,大部分地方會對這個颱風的風雨相當有感。
吳聖宇分析,週二颱風進入南海東北部,往廣東方向移動,上半天離臺灣仍近,暴風圈仍涵蓋南臺灣,中午起暴風圈逐漸脫離陸地,晚間會逐漸離開臺灣近海。大環境風向轉爲東南風爲主,通常這種西進型颱風,來到颱風後半轉爲東南風后的回南風降雨往往會更爲劇烈,而且颱風後側的雲雨帶範圍寬廣,整個降雨持續時間可能會蠻長的。
▲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受到中央山脈地形的影響,降雨部分持續集中在東半部、恆春半島還有高屏山區一帶,雨量累積可能來到豪雨甚至大豪雨等級,東南風在臺灣南北兩端越過地形後,大臺北地區、北部山區、嘉義以南地區也可能會有局部大雨機會,新竹以南到雲林以北地區則還是受到地形較佳的屏障作用,降雨持續以山區爲主(山區雨量也會較大),平地部分受影響還是有限,降雨有機會但不多。
週三颱風往港澳靠近,臺灣附近還是在寬廣的外圍環流東南風影響下,吳聖宇表示,東半部、恆春半島、嘉義以南地區持續有陣雨,花東到恆春半島仍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會,其他地方雲量也偏多,也可能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