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3天掃臺「驚人豪雨」嚴防土石流 博羅依24小時將成臺
▲樺加沙颱風即將登陸廣東一帶 。(圖/翻攝NOAA)
記者許力方/臺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今(23日)晚8時30分針對18號強臺「樺加沙」(Ragasa)解除海上警報,颱風暴風圈已逐漸脫離近海警戒範圍,不過由於其外圍環流仍帶來比較劇烈的降雨,花東及屏東山區仍可能出現每3小時70至100毫米的雨勢,甚至時雨量可達50至70毫米,需嚴防土石流及山洪,氣象署接續啓動「較大規模以及較劇烈豪雨加強作業」。
海警解除 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伯東指出,樺加沙目前位於鵝鑾鼻西南方約510公里海面上,以時速約20公里速度向中國廣東、廣西方向移動,對臺灣的直接威脅已大幅減低,因此今晚8時30分解除海警。不過,衛星雲圖顯示颱風外圍對流雲系仍源源不斷影響臺灣,尤其東部和南部降雨明顯。
樺加沙穿越 林伯東總結,樺加沙颱風於18日晚間生成,路徑先朝西北、再轉西通過巴士海峽,並於21日清晨8時發佈海警、傍晚5時發佈陸警,當晚11時樺加沙強度達到最高峰後,逐漸進入東沙島海面。過程中,屏東九鵬測得14級陣風,臺東蘭嶼達12級,新北鼻頭角與澎湖西嶼也有11級強風紀錄。
▲樺加沙以巔峰強臺之姿掃過臺灣,先風后雨。(圖/中央氣象署)
累積雨量驚人 隨颱風通過,外圍環流爲東半部帶來劇烈降雨。林伯東指出,花蓮天祥累積雨量已達746毫米,臺東向陽與翠峰均超過600毫米,屏東泰武則有570毫米。海面風浪同樣驚人,東沙島觀測到浪高達12公尺,臺東蘭嶼及小琉球周邊浪高普遍7至9公尺。颱風對臺灣的影響先是強風,接着轉爲豪雨。
花東雨勢持續 氣象署預估,今晚至明晨花蓮、臺東及屏東山區仍可能出現每3小時70至100毫米的雨勢,部分地區單小時累積雨量可達50至70毫米,需嚴防土石流及山洪。氣象署持續發佈14縣市豪雨特報,花蓮、臺東縣、高雄及屏東山區目前爲超大豪雨警戒,宜蘭山區爲大豪雨警戒。其他包括宜蘭平地、大臺北、新竹、桃園、臺中、南投、嘉義及臺南部分地區也列入大雨警戒範圍。
下一個颱風 氣象署預測,樺加沙將於明日(24日)登陸中國廣東、廣西交界後逐漸消散。不過,菲律賓東方海面另一熱帶擾動24小時內可能發展爲第20號颱風「博羅依」(泰國命名,Bualoi),雖不會直接影響臺灣,但經過呂宋島時可能爲南部及東部沿海帶來長浪。樺加沙遠離後,臺灣環境將轉爲偏東至東南風,東半部及恆春半島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西半部則回覆午後雷陣雨型態,另須留意北方系統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