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半導體籌劃收購華力微
華虹半導體本次收購華力微 小檔案
大陸晶圓代工巨頭華虹半導體(華虹公司)18日公告,正籌劃收購上海華力微電子(華力微)所營運的華虹五廠,以解決2023年IPO時承諾的同業競爭問題,促進12英寸產能整合,料將緩解產能壓力。公告還稱,華虹公司A股18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10個交易日。
綜合陸媒報導,華虹公司與華力微皆屬華虹集團旗下資產。前者於2023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當時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三年內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安排,華虹集團將把旗下12英寸晶圓代工子公司華力微併入華虹公司。
華虹公司18日公告指出,公司正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華力微所營運的華虹五廠股權,同時配套募集資金。
資料顯示,華虹五廠成立於2010年,是大陸第一條12英寸全自動積體電路晶片產線,主要覆蓋55奈米~28奈米工藝,月產能3.8萬片,產品涵蓋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圖像傳感器、物聯網、OLED驅動、MCU等。該廠與華虹公司的65/55奈米和40奈米存在同業競爭情況。
公告表示,本次交易事項尚處籌劃階段,華虹公司目前正與交易意向方接洽,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爲上海華虹集團、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二期、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私募投資基金。
公告還表示,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範圍、具體交易方式、交易方案、發行股價、標的資產作價等安排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因尚存在不確定性,爲維護投資者權利,公司A股18日起停牌。
大陸半導體專家、電子創新網創辦人張國斌表示,本次整合有望進一步緩解產能壓力,滿足市場對晶圓代工日益增長的需求。
華虹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方面產能擴充帶來更多訂單,另一方面,規模效用將降低單位成本,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收購完成後,華虹公司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的地位有望得到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華虹公司A股上漲80.05%,截至停牌前(8月15日),股價報人民幣78.5元。該公司在港股則繼續交易,18日早盤一度跌逾9%,收盤跌幅收斂至6.2%,報48.12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