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智庫籲美 撤離在臺500訓練員

圖爲F-16戰機滑行。國防部提供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九日發佈美國軍事部署報告,指美國在東亞的軍事態勢過於攻勢導向,美軍部署太接近中國,呼籲美軍從中國沿海地區撤離,讓菲律賓、臺灣、日韓等盟友承擔自身安全責任。報告也建議,美國應撤離在臺的五○○名訓練人員。

這份報告由美國防部長赫塞斯前顧問考德威爾和「國防重點」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發佈。在印太地區部分,報告指出,美國當今部署太接近中國邊境,不但很難在衝突爆發時倖存,也可能造成情勢升溫,而非達到嚇阻中國進犯效果。

報告表示,美國近年來在印太地區部署太多硬實力,包括部署在菲律賓的「堤豐」中程飛彈系統和派在臺灣的五○○名訓練人員;報告認爲,這些行爲刺激中國加速平衡或反制美國,導致美中軍事競賽,提高戰爭風險。在臺灣的美軍訓練人員不但挑釁,也違反不在臺灣部署美軍的承諾,應該撤離這些人員。

報告說,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沒有必要直接保衛臺灣,因爲一個小島不會顯著改變整體權力平衡。由於對中開戰代價極高,美國對於任何可能升級情勢的行爲都應謹慎思考甚至避免。

報告表示,美國的印太盟友不能再單單仰賴美國的軍事支持,臺灣雖然不是美國正式盟友,但也預期美軍會在中國進犯時給予支持;報告說,雖然臺灣和日本近來都增加國防支出,不過不足以因應安全挑戰。美國太樂於爲臺灣和日本等國承受額外的負擔,增加美國捲入戰爭風險,且這樣的戰爭不符合美國核心利益。

報告建議,美國在東亞軍事態勢應調整爲更着重於牽制中國勢力與保護美國利益,將美軍從中國沿海地區撤離,將更多前線防衛責任交由日本、菲律賓、臺灣和南韓承擔,同時提供援助或必要時保護美國核心利益。美國在亞洲的軍事佈局,應以平衡而非霸權爲目標。考慮到中國的軍事實力增強,美國在亞洲維持霸權愈來愈不切實際。

報告並指出,美軍目前在印太的部署集中在少數地區,例如日本西南方,極有可能在衝突中遭到中國飛彈打擊,美國應分散部署,提高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韌性和存活率。

報告還建議將駐韓美軍人數從目前的二萬八千五百人削減至約一萬人,理由是南韓未提供美國「無限制的緊急應變權」,如果美國在臺海或其他地區與中國發生衝突,南韓將反對美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