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智庫:川普的不確定性恐將印太盟友推向中國

川普就職典禮進入倒數階段,有華府智庫分析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將日、韓推向中國大陸;有外國智庫也認爲川普對中的模糊立場可能升高印太爆發意外衝突的風險。圖爲美日韓三國領導人2022年在馬德里北約峰會期間舉行會談。法新社

川普就職典禮進入倒數階段,有華府智庫分析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將日、韓推向中國大陸;有外國智庫也認爲川普對中的模糊立場可能升高印太爆發意外衝突的風險。

華府智庫新戰略與政策研究所(New Lines Institute)14日發表文章分析指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的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近期提出疑問,質疑美國是否應該維持對南韓的安全承諾。

文章表示,這樣的訊號可能促使南韓重建與北京的貿易和外交關係,並指出,日本也看到同樣的訊號,讓日、韓兩國都可能在短期內對中施行緩和政策。

文章並點出,臺灣官員也對川普的第二任期表達擔憂,擔心美國軍事援助臺灣的意願可能降低,尤其川普早前對軍事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臺灣表達反對,川普亦在過去訪問中對臺灣提出質疑,包括臺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以及要求臺灣負擔自己的國防支出。

文章分析認爲,川普政府上臺後,可能在短期內要求臺灣以佔GDP的10%爲目標,大幅提高國防預算;文章指出,美國對臺軍事援助也可能減少,以軍售取代軍事援助。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員馬修(William Matthews)16日也撰文指出,川普在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競爭上態度清楚,但在安全議題上,包括保衛臺灣,以及對菲律賓等盟國的安全保證等,川普的態度則不甚明確。

馬修指出,川普提名的國安團隊雖然屬於對中鷹派,但川普也質疑臺灣對國防付出的不夠多,並表達出美國無意參與外國戰爭的立場,這讓川普的對中態度充滿不確定性。

馬修認爲,川普展現出的模糊立場恐讓北京方面產生誤解,讓中國大陸認爲川普缺乏決心;馬修也認爲,川普將美國與安全夥伴的關係定位成交易,甚至對他們表現出敵意,恐讓中國大陸有機可趁。

馬修指出,中國大陸在臺海和南海上的軍事活動愈來愈頻繁,並透過灰色地帶戰術來挑戰美國對地區的安全承諾;馬修認爲,若北京方面認定川普政府的模糊立場代表華府不願在發生衝突時介入,中方很有可能升高軍事行動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