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又危險了?專家估後半周恐有「新臺風」:非常需要觀察注意
在樺加沙颱風豪雨下,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市區,災後居民清理家園,淤泥及廢棄物堆滿街道。(資料照,範揚光攝)
由於太平洋高壓影響,今(28)日各地大多爲多雲到晴,迎風面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天氣職人」吳聖宇分析,未來一週天氣穩定、少雨、炎熱,較大的變數是關島附近的東風波動系統,普遍認爲週四至週六(10月2日至4日)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西進,可能發展成下一個熱帶低壓或颱風,若高壓偏弱,系統經過巴士海峽西進,雖然不如樺加沙颱風強烈而巨大,不過可能會影響現在相當脆弱的花東地區。
吳聖宇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太平洋高壓高壓中心未來2、3天可能西推至臺灣北方或西北方的大陸華東沿岸,讓臺灣面臨高壓中心附近區域的沉降作用,穩定、少雨、炎熱的天氣可能會持續一週;吳聖宇指出,較大的變數是關島附近的東風波動系統,目前預報資料普遍認爲在週四至週六西進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接近呂宋島東方時,有機會跟西南季風配合而增強,可能是下一個熱帶低壓或颱風的前身系統。
吳聖宇說明,如果未來太平洋高壓偏強,系統通過呂宋島往南海,外圍環流週五至下週末(10月3日至5日)對臺灣迎風面帶來局部降雨,對臺灣影響較小;不過若系統偏北直接經過巴士海峽西進,「那就很值得注意了」,雖然新臺風不會像樺加沙颱風一樣強烈而巨大,但可能對對現在脆弱的花東地區帶來較大降雨,非常需要觀察注意。
吳聖宇提到,下週應該還是沒有東北季風,不過不排除中秋節後至下週三(10月6日至8日)南下來到臺灣附近,「只是時間還早,同時也還要看後續熱帶擾動發展變化的情況,可能還有點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