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包機補助43架次已超越去年 觀光署估達6千萬元經濟效益

▲交通部觀光署推出花東旅遊境外包機獎助,今年已有43架次。(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疫後爲加速觀光產業復甦,加上振興去年0403地震後的產業衝擊,交通部觀光署推出花東旅遊境外包機獎助,但被審計部指出,成效未如預期。觀光署表示,今年截至7月底已獎助達43架次、5,600人次,可望帶來6000萬元經濟效益,超越去年水準。

行政院2022年11月核定續辦「推動花東永續旅遊境外包機計劃(2023至2025年)」,總經費8010萬餘元,去年0403地震重創花東觀光,爲加速產業復甦,觀光署加碼實施「鼓勵境外包機旅客赴花蓮旅遊」方案,提高包機獎助額度。

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指出,2023年度實際獎助旅行社僅2家,包機4架次、旅客440人次;去年成效也未如預期,且航班來源均集中於東南亞,沒有自日本、韓國、港澳及菲律賓入境的包機航班,航點與旅遊市場拓展仍有強化空間。

觀光署表示,「花東永續旅遊境外包機計劃」已漸收成效,去年共獎助16架花東包機,較前年成長400%,而今年截至7月底也已獎助達43架次,超越去年全年總獎助架次,後續可望持續增加。

觀光署表示,2023年因疫情對全球旅遊市場帶來衝擊未完全和緩,包括國際油價上漲、航空公司機隊重整、主要客源市場旅客出境恢復力道趨緩等,且受到物價、人力成本上漲,整體旅遊成本墊高等因素,導致花東包機僅有4架次;而去年再受到0403花蓮地震、颱風等衝擊,對國際旅客赴花東旅遊意願及信心產生影響。

觀光署指出,去年7月至12月在花東包機獎助措施上,加碼獎助金額,全年度共有16架花東包機獲獎助,另協助香港快運自去年12月12日起執飛香港-花蓮每週4班定期包機迄今。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來自香港、越南及泰國,共計43架次的國際包機獲獎助,預估招來國際旅客超過5,600人次,可帶動超過6000萬元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