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新能,上市即巔峰?

A股市場迎來一場久違的資本盛宴。

7月16日,年內A股最大IPO項目華電新能(600930.SH)順利登錄上交所主板,盤中一度大漲近220%,股價最高漲至10.17元/股,市值最高超4166億元。

這什麼概念呢?

在上市前市值超千億元的A股公司中,華電新能盤中最大漲幅已經超過中國石油上市首日最大漲幅,創下A股新紀錄。

作爲對比,中國石油上市首日最大漲幅爲191.14%。

7月16日收盤,華電新能報收7.18元/股,上漲125.79%,較高點回落近100%,全天成交額達127.02億元,位居當日A股第三位。

7月17日收盤,華電新能下跌9.19%,全天成交額71.7億元,換手率43.46%。

也就是說,算上上市首日71.74%的換手率,僅需兩天時間,華電新能的流通股東就幾乎已經換了個遍。

到底誰在買,誰在賣?

算上超額配售部分,華電新能此次共發行了57.14億股,是今年以來發行股票數量最多的新股,發行後,總股本409.7億股,流通股也有25.05億股。

同時,華電新能3.18元的發行價是年內A股最低,容易誘發炒作,盤中兩次臨停也製造了“搶籌”的假象。

低價、數量多,這也給了大量中小散買入的機會。

根據最新披露信息,華電新能擁有251萬戶股東,相比上市前暴增16.74萬倍,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散。

從華電新能上市當日的龍虎榜來看,機構合計淨賣出9.96億元,而“散戶集中營”東方財富拉薩天團合計買入6.86億元。

如此來看,答案不言自明。

而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數據,華電新能上市首日融資買入額爲5.29億元,佔該股全天交易額的4.16%。

顯然,散戶不但買了,可能很多人還加了槓桿。

結合華電新能上市首日衝高回落、次日再跌9.19%的走勢,相信高位接盤的兄弟已經開始瑟瑟發抖了。

那麼,華電新能,到底會不會“上市即巔峰”?

先來看估值

華電新能發行市盈率爲15.28倍,低於行業均值17.84倍,但上市首日大漲後,截至收盤,總市值飆升到2942億元,根據招股書,華電新能2024年的歸母淨利潤爲88.31億元,由此計算,其靜態市盈率爲33.31倍。

老實說,即便新股有溢價,空間也不會這麼大。

很明顯,在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確實買貴了。

再看業績

華電新能主營業務爲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爲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

業務佈局方面,公司全面覆蓋了新能源幾乎所有類型項目,包括集中式、大基地、海上風電、分散式風電、分佈式光伏、光伏領跑者、農林漁光互補複合項目等。

作爲中國華電集團旗下唯一新能源整合平臺,華電新能承載着集團風光電資產的集約化運營使命。

截至2024年底,其控股裝機容量達6862萬千瓦,規模顯著超越三峽能源的4796萬千瓦和龍源電力的4114萬千瓦,是國內新能源運營商的“帶頭大哥”,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份,並延伸至核電領域,形成“風光核儲”多能互補格局。

從財務數據來看:

2022年至2024年,華電新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6.73億元、295.80億元、339.6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85.22億元、96.20億元、88.31億元。

進入今年一季度,華電新能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2025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28億元,同比增長16.19%;歸母淨利潤爲29.22億元,同比增長5.89%。

雖然受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坡和平價上網政策影響,公司2024年盈利狀況出現波動,但不改整體向上趨勢。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規模已突破4500億元大關。

從行業前景來看,國家能源局明確2025年風光裝機目標超12億千瓦,華電新能憑藉其牽頭開發風光大基地的先發優勢,已鎖定內蒙古騰格里、甘肅騰格里等清潔能源基地開發權。

181.7億元募資,公司將全部投向風光大基地、負荷中心消納、新型電力系統協同及綠色生態文明協同四大項目,預計新增裝機1516萬千瓦。

此外,華電新能還擁有1.32億千瓦已覈准備案的儲備項目,相當於現有裝機規模的近兩倍,這爲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充足“項目彈藥”。

顯然,華電新能的規模優勢仍然具備較強競爭力。

這點,也是資本更看重的。

此次IPO上市,華電新能戰略配售吸引18家機構搶籌,網下申購倍數高達978.68倍,創近五年百億級主板IPO新高,中國人壽、國家綠色基金等“國家隊”佔比超70%,凸顯機構對其資源協同能力的認可。

但是,狂歡背後,冷思考也不可缺席。

長遠來看,華電新能同樣面臨多重挑戰:

其一,2024年負債率高達73.1%,顯著高於行業61%-62%的平均水平,短期負債逾560億元,現金流承壓;

其二,棄風棄光率攀升,2024年棄風率5.44%、棄光率7.9%,導致綜合毛利率從2021年55.38%降至46.10%,規模增大並未帶來邊際效應遞減,盈利能力仍有待增強。

資本市場的狂歡終將回歸理性,而這家新能源巨頭的真正考驗,在於能否將裝機規模轉化爲持續盈利能力。

7月18日收盤,華電新能股價報收6.65元/股,總市值爲2724億元,動態市盈率爲23.31倍。

上市首日超4000億元的市值,是高點還是起點,唯有時間與業績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