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實現四連漲 半導體產業鏈爆發

週五A股全天低開高走,午後呈小幅衝高回落走勢,科創綜指領漲。盤面上,午後指數進一步推高,資金形成寬度共識但畏高情緒同樣明顯,衛星導航、化工、醫藥等行業輪番脈衝,高位股則尾盤出現炸板潮;權重方面比亞迪、寧德時代帶隊回溫,滬深兩市成交額13487億元,較上一日縮量2608億元。行業板塊漲多跌少,半導體板塊爆發,貴金屬、非金屬材料、電子化學品、貿易行業、電子元件、電機板塊漲幅居前,農牧飼漁板塊重挫,食品飲料、釀酒行業、電力行業跌幅居前。個股方面,上漲股票數量接近3300只,逾百股漲停,盤面結構性機會明顯。

半導體產業鏈全面爆發。消息面上,半導體行業協會4月11日早盤發佈《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爲原產地。越聲理財認爲,流片是芯片生產的核心環節(涉及先進製程、設備、技術),將原產地與流片地掛鉤,相當於承認中國晶圓代工廠在產業鏈中的關鍵價值。若流片在中國完成,即使後續封裝或設計在其他地區完成,國內仍可主張原產地,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強化了本土半導體企業在製造環節中的地位。

雖然市場週五縮量幅度較大,但A股長期基本面向好的邏輯並未發生變化。綜合近期各大國際投行最新觀點來看,大部分分析機構在維持對中國2025年GDP增速預測的同時,多家外資機構均對A股市場的韌性充滿信心。在外資機構看來,當前A股的估值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仍處於低位,較低的估值提供了下行保護;此外,由於A股與全球市場的相關性較低,A股是投資組合中分散風險的較佳選項。

展望後市,當前市場波動下,除了進攻端強勢的半導體產業鏈之外,防禦端的公用事業優勢也較爲凸顯,高股息標的的市場認同度再度提升,作爲“中特估”核心資產,估值有望重塑。電力逆週期屬性凸顯,風格切換與基本面支撐共振,重視佈局機會。一方面,電力央企的集體增持行動,彰顯股東信心。另一方面,在短期市場波動下市場風格偏好向下,電力逆週期屬性凸顯。同時,各個電源子板塊具備基本面支撐。隨着增持資金逐步落地,電力板塊有望成爲資本市場中兼具穩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