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跌0.24%,創指跌1.86%:大消費逆市上漲,兩市成交1.1萬億元
A股三大股指4月3日集體低開。早盤滬指在半導體走強帶動下數次翻紅轉漲,但午前的下挫導致三大股指跌幅明顯擴大。午後兩市維持弱勢震盪格局,個股再度轉爲普跌模式。
從盤面上看,消費電子概念股下挫,AI手機、蘋果方向領跌;機器人、光伏、光刻機、新能源車、AI應用題材回調明顯。農業、零售、電力逆勢走強,智能物流概念股活躍。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24%,報3342.01點;科創50指數跌0.46%,報1018.07點;深證成指跌1.4%,報10365.73點;創業板指跌1.86%,報2065.4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2069只股票上漲,3156只股票下跌,平盤有174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137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9745億元增加1631億元。其中,滬市成交4865億元,比上一交易日4117億元增加748億元,深市成交6511億元。
兩市及北交所共有68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54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大消費逆市上漲,家用電器領跌兩市
在板塊方面,大消費逆市上漲,農林牧漁領漲兩市,回盛生物(300871)、新賽股份(600540)、海利生物(603718)、湘佳股份(002982)、金河生物(002688)等漲停或漲超10%。
食品飲料盤初拉昇後高位震盪,鹽津鋪子(002847)漲超7%,貝因美(002570)、好想你(002582)、捨得酒業(600702)等漲超3%。
房地產拉昇,臥龍地產(600173)漲停,我愛我家(000560)、中洲控股(000042)等漲超4%,特發服務(300917)、金地集團(600383)、招商蛇口(001979)等漲超2%。
家用電器板塊領跌兩市,歐聖電氣(301187)、奇精機械(603677)等跌停或跌超10%,萊克電氣(603355)、萬和電氣(002543)、石頭科技(688169)、新寶股份(002705)等跌超7%。
電子板塊表現不佳,藍特光學(688127)、安可創新(300866)、南亞新材(688519)、景旺電子(603228)、東山精密(002384)、歌爾股份(002241)、立訊精密(002475)等跌停或跌超10%。
汽車股跌幅靠前,濤濤車業(301345)、賽輪輪胎(601058)、雪龍集團(603949)、春風動力(603129)等跌停或跌超10%,冠盛股份(605088)、美力科技(300611)、浙江榮泰(603119)等跌超6%。
短期市場或仍以區間震盪爲主
東莞證券表示,由於4月2日美國政府將對全球開始徵收“對等關稅”,全球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海外市場科技龍頭大幅調整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壓制國內市場風險偏好。另外,考慮到市場即將進入公司財報的密集披露期,部分企業業績不及預期可能導致股價快速波動,短期市場或仍以區間震盪爲主。往後看,展望4月份,兩會後各地生育、消費、科技等領域的政策頻出釋放積極信號,後續政策面的持續落地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二季度國內經濟有望延續良好修復勢頭。長期來看,國內經濟韌性足、發展前景好的局面仍舊,未來隨着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逐漸披露,市場有望在基本面不確定性緩解之後重新企穩走強。
太平洋證券表示,在沒有大的利好消息推動下成交量難回2萬億以上,此時低位的紅利、消費、醫藥板塊依舊兼具勝率和賠率,而小盤科技板塊需警惕融資過於擁擠帶來的負反饋下跌風險。隨着財報季的到來,資金正在從看重賠率轉向看重勝率。投資者應降低科技倉位,關注紅利、消費、醫療等低位股。
中原證券指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爲14.24倍、37.51倍,處於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適合中長期佈局。2025年財政政策預計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可能擇機降準降息以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兩會後政策重點聚焦新質生產力與AI產業立法,科技創新領域有望獲得更多資源傾斜。4月是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市場將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驗證。業績超預期的行業龍頭及毛利率改善的個股將獲資金青睞,而缺乏業績支撐的主題概念股或面臨調整。隨着國內宏觀調控、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推進,未來市場有望呈現科技領漲、紅利防禦、消費復甦與內需驅動的特徵。短線建議關注通信設備、互聯網服務、多元金融以及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東方證券指出,預計節後隨着外圍利空消息落地、假期結束,市場仍有望迎來變盤。綜合來看,近期市場熱點明顯消退,上市公司面臨年報、季報考驗,全球不確定性事件仍待明朗,使得A股市場窄幅震盪格局明顯,但隨着二季度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市場仍存在止跌反彈的可能,滬綜指再次挑戰3400點的概率仍然較大;操作上,泛科技、軍工、乘用車等板塊的階段性反彈機會可逐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