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跌0.12%,創指跌1.43%:DeepSeek題材表現分化,傳媒股走強

A股三大股指2月11日開盤漲跌互現。盤初急挫後,低位震盪,午前跌幅略有收窄。午後兩市低迷的局勢不改,維持弱勢震盪格局。

從盤面上看,光伏、鋰電池、半導體產業鏈調整,房地產、白酒、生物科技跌幅靠前;DeepSeek題材表現分化,黃金珠寶、抖音、IP經濟概念股活躍。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12%,報3318.06點;科創50指數跌1.19%,報1024.41點;深證成指跌0.69%,報10557.62點;創業板指跌1.43%,報2152.73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1832只股票上漲,3414只股票下跌,平盤有143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636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7308億元減少948億元。其中,滬市成交6322億元,比上一交易日6770億元減少448億元,深市成交10038億元。

據大智慧VIP,兩市及北交所共有102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6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銀行股逆勢上攻,房地產領跌

在板塊方面,銀行股逆勢上攻護盤,青島銀行(002948)、建設銀行(601939)等漲超3%,蘇州銀行(002966)、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601988)等漲超1%。

紡織服飾震盪上行,愛慕股份(603511)、雲中馬(603130)、菜百股份(605599)、萊紳通靈(603900)、夢潔股份(002397)等漲停。

傳媒股走強,光線傳媒(600251)、無線傳媒(301551)、浙數文化(600633)、華數傳媒(000156)、風語築(603466)、天地在線(002995)等近10股漲停或漲超10%。

房地產領跌,光明地產(600708)跌超8%,中交地產(000736)、榮豐控股(000668)、深振業A(000006)、南國置業(002305)、合肥城建(002208)等跌超2%。

電力設備表現不佳,鈞達股份(002865)、愛旭股份(600732)、阿特斯(688472)、聚和材料(688503)、福萊特(601865)等跌超3%。

國防軍工全天低迷,華豐科技(688629)、西側測試(301306)、菲利華(300395)、四創電子(600990)、大立科技(002214)等跌超3%。

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保持震盪上行格局

國海證券表示,展望2—3月,在業績進入空窗期,特朗普關稅靴子落地的背景下,市場有望迎來春季攻勢,核心驅動力是以AI、機器人、智能駕駛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出現積極變化,以及兩會的增量政策預期。

中原證券指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爲14.03倍、37.73倍,處於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適合中長期佈局。隨着國內宏觀調控、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推進,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保持震盪上行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建議短線關注軟件開發、互聯網服務、醫療服務以及遊戲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指出,總體而言,開年經濟產需兩端表現較好,多個領域價格錄得低位企穩信號,但提示消費復甦的動能有待進一步鞏固,地方債發行及建築項目復工節奏偏慢。開年工業和服務業生產態勢良好,工業開工率爲歷史同期高位,服務業受益於國際商旅和資本市場活躍,多個領域價格出現低位企穩信號。需求側表現整體平穩,春節消費表現較好,以舊消費空檔期大件消費增速回落,基建復工進展偏慢,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或逐漸減輕,出口短期延續景氣,後續或面臨走弱壓力。地方政府增長目標制定相對謹慎,“新春第一會”重視科技產業、營商環境和項目投資,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低空經濟產業備受重視,但對消費的關注度有待提升。財政和貨幣政策進展方面,地方債發行進度大體持平去年同期,匯率和資金面壓力收斂。

富榮基金表示,DeepSeek R1模型橫空出世,其模型能力比肩全球第一梯隊。由於該模型開源且成本上顯著低於海外同類產品,其有望提升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科技企業競爭力的信心,進而帶動中國資產的重估。此外,特朗普關稅政策落地,加徵10%的幅度符合市場預期。對於國內政策端而言,兩會召開在即,預計投資者對政策的預期有望維持在高位。結合宏觀與產業的趨勢來看,“春季行情”或已如期展開。結構上,1月年報預告落地後,市場進入業績“空窗期”,短期預期主導市場的概率較大。建議圍繞未來成長空間廣闊、2025年有業績高增預期或者困境反轉預期的細分行業進行佈局。

東方證券指出,整體來看,當前仍然是做多的時間窗口,春季行情繼續維繫,不過隨着AI主題近期交易大幅升溫,波動率會進一步提升,短期不適宜盲目追高,優質龍頭公司逢回調可考慮再佈局。

光大證券指出,展望後市,AI賽道是目前市場的核心主線,短期來看,只要AI賽道不熄火,市場就有望延續漲勢。方向:國產AI芯片。國產芯片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將於2025年2月11日披露業績,或將透露出國產AI芯片領域的最新進展及行業前瞻,進而刺激相關板塊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