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不足 陸公開駐京臺媒名單

兩岸官方關係日漸低下,雙方互信越來越不足,「中國記者網」近日首次公告臺灣在京駐點記者名錄。(新華社)

由大陸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中國記者網」9月5日公告一份臺灣在京駐點記者名錄。雖然這份資料彙整早行之有年,但特別在此時間點提出,更首度在網站公開揭露,好方便確認「正牌駐京記者」有哪些單位與人員。側面上一定反映出兩岸關係近年江河日下,雙方互信不足與大陸加強國安下的媒體管控等趨勢。

「中國記者網」9月5日貼文公告「臺灣在京駐點記者名錄」,同時還有一份「港澳媒體常駐內地記者站及常駐記者名錄」。但主要重點仍在臺灣駐京媒體涉及的3家電視臺、2家平面媒體、1家網媒與1家通訊社。

有趣的是,名單資料來自中國記協,但記協本就長期對在京駐點記者名單做彙整。從網站實際搜尋最早可回溯到2011年,還維持名單檔案則在2016年之間。

長年有駐京記者名單,爲什麼具大陸官方色彩的「中國記者網」還要特地首度公告。從正面思考是讓接受臺媒採訪的企業或人士,能確認是否屬於正規流程進入大陸採訪的媒體單位。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也正是兩岸官方關係日漸低下,雙方互信越來越不足,同時也帶有大陸國安要求下,對媒體掌握的一定趨緊力道。

互信不足的影響,更會是採訪空間的壓縮。兩岸關係從2016年蔡英文政府執政至今,駐點臺媒就愈發受限,也不乏發生過大陸學者受訪遭關切,甚至被大陸民衆網暴等情形。這也導致不少大陸學者避免受訪,不願跟臺媒牽扯太深。7月初在北京舉辦的「2025兩岸青年峰會」,更罕見不讓所有駐京臺媒到現場採訪,官方也未明說原因,這些都凸顯兩岸氛圍不佳。

記者還曾遇過,參加具官方色彩的涉臺單位主辦的參訪,在全天活動中,大陸學者面對各家臺媒交換微信的要求,各種推拖,還抓另一位年輕學者跟大家認識,作爲「擋箭牌」,自己先行離開。最後一天下來,竟沒有一位大陸學者讓記者加微信,兩岸情勢,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