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指小幅收跌:農業股漲幅居前,DeepSeek方向領跌
A股三大股指2月24日開盤漲跌互現。盤初快速拉昇轉漲後窄幅震盪,午前下挫導致三大股指早盤收跌。午後兩市低位震盪 ,跌幅一度有所擴大。
從盤面上看,AI應用題材回調,DeepSeek方向領跌;CRO、光通信、電商、機器人概念股走弱。航空、基建、農業走強,低空經濟、消費電子、AI硬件概念股活躍。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18%,報3373.03點;科創50指數漲0.48%,報1100.05點;深證成指跌0.08%,報10983.04點;創業板指跌0.67%,報2266.24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2778只股票上漲,2468只股票下跌,平盤有149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2080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21927億元減少1123億元。其中,滬市成交8028億元,比上一交易日8557億元減少529億元,深市成交12776億元。
據大智慧VIP,兩市及北交所共有122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29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農業股漲幅居前,DeepSeek跌幅明顯
在板塊方面,農林牧漁漲幅居前,朗源股份(300175)、華英農業(002321)、福成股份(600965)、中糧科技(000930)等漲停或漲超10%,雪榕生物(300511)、粵海飼料(001313)、好當家(600467)等漲超3%。消息面上,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2月23日發佈,本次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房地產漲勢喜人,臥龍地產(600173)、粵宏遠A(000573)等漲停,首開股份(600376)、財信發展(000838)、新城控股(601155)、濱江集團(002244)、廣宇集團(002133)等漲超4%。
建築裝飾、建築材料領漲兩市,啓迪設計(300500)、北方國際(000065)、中工國際(002051)、德才股份(605287)、中材科技(002080)等大批個股漲停或漲超10%。
DeepSeek跌幅明顯,每日互動(300766)、青雲科技(688316)、優刻得(688158)、浙數文化(600633)等跌停或者跌超10%。
醫藥生物回調明顯,安必平(688393)、美年健康(002044)、藥明康德(603259)、畢得醫藥(688073)、皓元醫藥(688131)、三生國健(688336)等跌超4%。
銀行股低迷,上海銀行(601229)、成都銀行(601838)、常熟銀行(601128)、寧波銀行(002142)、南京銀行(601009)等跌超1%。
科技股行情向上,結構性主線凸顯
銀河證券指出,上週市場維持震盪向上態勢,科技股結構性行情仍然突出。民營企業座談會有力提振市場信心,阿里財報及電話會表態進一步推動科技股重估。本週在兩會政策預期下,市場震盪向上概率仍然較大。中長期來看,在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場迎來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當前全A指數市盈率估值處於歷史中位水平,但相比海外市場來講仍然處於偏低位置,具備估值吸引力。隨着政策逐步落實,A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多來自中長期資金支持,資金結構將更加穩健,投資者的長期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後續還需關注特朗普對華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節奏的擾動。總體來看,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震盪上行的特徵。配置方面,重點關注:1)基於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2)擴大內需導向下的“兩重”和“兩新”主題。3)繼續看好安全邊際較高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
國泰君安指出,春節後,判斷“看好春節—兩會窗口期,科技依然是先鋒”,引領了市場共識的形成。對後市的看法如下:1)決策層對經濟形勢與資本市場態度的積極轉變,以及中國AI產業趨勢的出現,維持2025年中國股市“轉型牛”的年度判斷。2)2025年春季前後整體的交易定價環境是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觀政策預期暫難以快速調整的階段,因此市場整體承擔風險的意願相較於2024年四季度是降低的。3)過去一段時間的快速反彈,市場正在快速計入投資者對兩會政策和產業趨勢的樂觀期待,市場情緒的局部高點預計將較快形成。因此,下一階段,股指總體進入到橫盤震盪。
東海證券指出,2025年春節以後,以DeepSeek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及宇樹科技爲代表的機器人行業引導了科技佈局的主線,帶動了中國的資產價格重估。目前對應的內外部市場環境,均有利於權益資產的長期投資,提前佈局經濟復甦的長線。國內的國債利率上行,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擡升,分紅板塊有一定壓力。美國服務業PMI初值低於預期,如市場應對美國宏觀經濟惡化的預期,美債風險屬性的角度,美債利率或仍將下行。歷史覆盤,商品價格與美債利率長期仍正相關;商品價格傳導至工業企業利潤,短期或仍將承壓,但基本面已經底部反轉。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國內權益資產佔優,主線仍是科技,長線佈局經濟復甦對應的板塊輪動,如消費、高端製造、化工板塊等。
中信證券表示,市場會更加聚焦明確的產業邏輯兌現,年初以來“大象起舞”的行情只是核心資產重估的開端。一方面,國產AI已經從映射和主題階段邁向真正的產業趨勢,科技板塊中重點關注國產算力鏈、以互聯網平臺爲代表的AI應用以及端側AI三大主線;另一方面,傳統核心資產中想象空間足夠大、低位時間足夠久、機構持倉出清相對徹底的鋰電和創新藥亦值得關注。大市值公司的高利潤彈性會使得缺乏業績的純主題小票吸引力大幅下降,未來市場會聚焦優質龍頭,摒棄單純博弈炒作。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當前市場外部環境平穩,宏觀邏輯暫讓位於產業趨勢,科技股行情攻勢未完,如短期交易過熱導致回調,預計也不會是行情終點,而是還有再佈局與進攻機會,繼續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差與產業趨勢共振方向。關注行業:互聯網、通信、電子、計算機、傳媒、有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