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以舊換新,撬動內需大市場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彭可心
“快!11點,搶券!”8月6日,蘇寧易購五一廣場店內,幾名消費者站在數碼專櫃前,緊盯手機屏幕,手指快速點擊。7月8日起,湖南對家電、數碼產品、家裝廚衛以舊換新活動實行每日限額領券,消費者搶券熱情持續高漲。
國補券每日“秒光”,是國家政策推動消費市場持續火熱的表現,更是擴內需政策落地顯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湖南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以舊換新政策正成爲撬動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今年上半年,湖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91.81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錨定消費升級,掀“煥新”熱潮
“這款智能手錶是最新款嗎?”8月5日上午,長沙萬象城華爲智能生活館,長沙市民廖奕拿起檯面上的智能手錶詢問。
“這是最新的系統,支持eSIM獨立通信,外出不帶手機也能與他人隨時保持聯絡。”店內銷售人員迴應。
廖奕拿起各種顏色手錶逐一試戴、體驗,最終選擇了黑色。
“您的手環折舊大概能抵200元,這款手錶國補可減404.85元,最後是2094.15元。”店員用計算器算了算。
“我還想給我父親買一塊,健康監測功能要好一點。”廖奕再次詢問。
“您買的這款就很適合,不僅能監測血氧實時變化,還有血糖風險評估、一鍵微體檢等功能,防跌倒監測也很實用,當佩戴人跌倒,智能手錶會聯繫緊急聯繫人。”店員推薦。
隨着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顯效,這樣的場景在各大賣場頻繁上演。小體積的智能穿戴設備,折射出智能、健康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今年,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數碼產品納入補貼範圍,推動相關產品銷售。華爲智能生活館銷售人員表示,僅智能手錶(手環),該門店6月就售出400餘個。
相比去年,以舊換新進一步精準錨定消費升級前沿,將智能化、節能化、適老化作爲驅動增長的主攻方向:智能家電、高性能數碼產品持續領跑市場,節能環保產品加速滲透。
“家裡的電視用了七八年,畫質差、能耗高、輻射大,還不時發出噪音。”趁着這波以舊換新補貼,長沙市民周娭毑買了臺康佳98吋MiniLED電視。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通程電器和廠家一起補貼了10500元,加上政府20%的補貼1500元,市場零售價原本17999元的電視最終只花了5999元。
上半年,通程電器整體銷售同比增長近40%,一級能效產品換新佔比超90%,大屏彩電、零嵌入冰箱、洗烘一體機等綠色智能家電均呈現爆發式增長。這既是產品迭代的量化呈現,更標誌着消費理念與生活方式向綠色化、智能化、人本化的深層躍遷。
以舊換新通過精準對接這一結構性變革,在淘汰舊產能的同時,更以市場化方式引導消費者擁抱代表未來趨勢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消費端與產業端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實現深度共振。
政策持續發力,既“換得起”又“換得好”
在當前形勢下,全力促消費、擴內需是積極應對需求收縮、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而以舊換新政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實現跨年度無縫對接,成效持續顯現,帶動相關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中,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俱類零售額分別增長71.6%、55.2%、35.1%、29.9%,合計拉動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個百分點。
以舊換新熱潮的延續與政策持續發力密不可分。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規模增加至3000億元,較去年的資金規模翻了一番。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今年將實施消費擴容升級十大專項行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是重點工作之一,提出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以上的目標。
湖南進一步推動生活類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擴圍拓品”。家電以舊換新領域在原有8類產品的基礎上,將微波爐、淨水器、洗碗機、電飯煲4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範圍。家裝廚衛“煥新”領域,將湘繡、湘瓷、無醛板材等湖南特色產品列入產品清單。
以舊換新既是一項經濟政策,也是一項惠民措施。消費者通過享受補貼優惠,加快了換新節奏,實現了既“換得起”又“換得好”的目標。
近日,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690億元已下達,而第四批資金將在10月份下達,支持各地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省商務廳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2025年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共計1163.23萬筆申領補貼,累計申領金額96.19億元,累計帶動銷售金額740.99億元。
上半年全省消費品市場延續向好發展勢頭。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有待進一步提升,消費增長的內生動力仍待增強。下階段,我省將繼續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和意願,促進消費品市場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