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貢溪鎮以“黨建+微網格”築牢社會安全穩定防線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蔡瑜華
近日,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貢溪鎮甘美村盤岑組楊某爲方便家中農機進出,重修入戶路,鄰居楊某銀認爲其佔用了部分入組路,雙方各執一詞爭論激烈。盤岑組人民調解員龍立雄得知後,迅速趕到事發地調解,經過十五分鐘的調解,雙方化干戈爲玉帛,握手言和。
“如今在貢溪,有困難找網格員,有糾紛找調解員,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貢溪鎮平安法治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吳承勇說。去年以來,貢溪鎮以“黨建+微網格”爲依託,組織發動664名微網格員認領社情民意收集員,並從中遴選90名微網格員、村民代表、“五老”鄉賢、志願者組建人民調解員隊伍,按照“就近、就熟”原則,分片對轄區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羣衆訴求進行全方位排查和多維度化解。同時,結合一村“1名村法律顧問+1名大學生普法志願者+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推動法律顧問、普法志願者和各村矛盾糾紛調解人員“點對點”結對,線上線下交流,提升人民調解法治化水平。
2024年11月,貢溪鎮貢溪村張某與田家村楊某因感情不合發生家庭矛盾,雙方就財產分割事宜各持不同意見,鎮、村兩級調解未果。貢溪鎮司法所所長楊文慧果斷向貢溪村法律顧問——新晃縣人民法院扶羅法庭庭長羅勇請求支持。羅勇庭長現場教學,多角度向當事人釋法明理,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矛盾糾紛調解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貢溪鎮鎮長鄒平說,組建人民調解員隊伍,抓實“末端”社會治理力量,推動形成“民事民管”的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機制,同時凝聚各方力量,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銜接聯動,對提升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形成功能互補、程序銜接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貢溪鎮還在省際邊界探索“邊界六聯”(問題隱患聯防、矛盾糾紛聯調、刑事犯罪聯打、社會治安聯治、平安邊界聯創、民生事業聯動)和“聯合黨支部+邊界微網格”治理模式,“聯合黨支部”組織邊界微網格長(員)對涉邊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定期排查、聯合處置,解決了過去邊界地區“各人自掃門前雪”和涉邊問題“不願管、管不好”難題。
2024年4月,貢溪鎮甘美村羣衆楊某在省際邊界拾撿修路滑落的落石,引起貴州省天柱縣坪地鎮更高村羣衆不滿,兩地邊界微網格長摸排情況後,迅速啓動矛盾糾紛聯調應急預案,在雙方網格長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盡釋前嫌。
“湘黔邊界羣衆同根同源、一衣帶水,‘一村跨兩省’‘一屋有兩籍’比比皆是。”貢溪鎮黨委書記吳小杜說,“邊界六聯”和“聯合黨支部+邊界微網格”機制的建立,着力解決了過去邊界區域社會治理“責任不明、溝通不暢”等問題,形成了“有事沒事常來往、大事小事好商量”的聯動共治良好局面。
據統計,2024年,貢溪鎮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32起,調解成功率97.7%,組織法律顧問和各村矛盾糾紛調解人員“點對點”結對學教30餘次,與貴州省接邊鄉鎮、村聯合妥善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