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無人機就業人數已達4.5萬人,低空文旅融合帶來新體驗

全媒體記者 曾冠霖

從農田上空的無人機作業,到青少年操控無人機比賽的賽場;從低空文旅的高空體驗,到智能化培訓系統的精準考覈,湖南低空經濟正悄然形成完整的人才鏈、技術鏈與產業鏈。

8月21日,記者從湖南省低空經濟集團瞭解到,2024年湖南低空空域開放率達65.39%,安全保障通航飛行超18萬架次。未來,湖南將如何通過人才破題、技術賦能、產業生態共生,推動低空經濟騰飛。

【人才破題】

從農田到藍天,湖南低空人才梯隊初成

長沙望城區烏山鎮40歲的農民黃勇,早已習慣通過無人機進行農田噴灑,“過去一天只能完成幾十畝地,如今無人機‘上崗’,一天可輕鬆管理幾百畝。”

黃勇今年通過系統學習無人機飛行原理、氣象學、空域法規、起降操作等無人機理論知識,在基地實操訓練起飛、降落、懸停、“8”字飛行、航線規劃等技能後,順利通過無人機考試,成爲持證上崗的“農民飛手”之一。

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預計突破8500億元,無人機數量超187.5萬架,而專業飛手缺口高達100萬人。農民飛手培訓不僅緩解了農業勞動力短缺的狀況,還催生出“職業飛手”新職業。

此外,《2024年度湖南省無人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到2024年底,省內實名登記的無人機總量13.5萬多架,比2023年增長8%,全省無人機就業總人數達4.5萬人。

人才培養並非只侷限於農業。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低空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熱潮下,國內高校掀起建設低空產業相關學院的熱潮。

今年6月,湖南低空經濟集團與長沙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聯合共建航空工程學院,將在低空經濟領域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在青少年領域,湖南已成爲全國航空科普教育的重鎮。6月21日,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湖南省賽)在株洲開幕,吸引數百名中小學生參賽。賽事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也在無形中播下了湖南未來低空經濟的人才種子。

從農民到學生,從基層到高校,湖南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梯隊,爲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人力基礎。

【技術賦能】

全國首個培訓系統破解飛手培養“痛點”

人才是低空經濟的“引擎”,那麼技術則是“燃料”。

7月4日,湖南首個“無人機培訓基地”正式啓航。這座基地聯合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校,成爲湖南低空人才培養的中樞。

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國首個“智飛湘考”飛手培訓系統。傳統培訓依賴GNSS信號,受環境影響易發生定位偏差,考覈誤差率居高不下。智飛湘考通過“三維高速視覺定位”,實現毫秒級動作捕捉與實時軌跡計算,有效避免了誤判問題。

“以前考覈時,常常因爲信號不好導致飛手被判不合格。智飛湘考讓評估更精準、更公平。”培訓教員告訴記者。

該基地還針對電力巡檢、應急救援等行業需求開設專項培訓課程。湖南低空與中雲圖簽署合作協議,探索無人機在電力巡檢、防汛救災中的新應用。

同時,湖南省低空經濟集團打造了“智巡瀟湘”巡檢平臺和低空氣象服務平臺,累計保障全省37.9萬架次、10.8萬小時低空飛行安全。長沙、株洲等地已率先應用於政務巡檢、交通疏導、防汛搶險等場景,大幅提升公共治理效能。

通過“人才培養+技術平臺”的雙輪驅動,湖南逐步構建起一個覆蓋培訓、認證、應用的閉環生態。

【未來圖景】

多元應用場景讓低空經濟“騰飛”

如果說人才培養是“地基”,技術賦能是“支柱”,那麼多元應用場景則是低空經濟騰飛的“密碼”。

在衡陽大浦機場,遊客可以體驗高空跳傘、直升機觀光、無人機航拍等多種低空活動,這裡已成爲湖南低空文旅融合的樣板。湖南省低空經濟集團與衡陽市共同打造的“一賽、一館、兩基地、三航線、四季遊”體系,讓低空經濟與旅遊、教育、賽事相互滲透。預計2030年帶動產業規模50億—80億元;政企協同發揮技術資本優勢,形成良性機制。

同時,湖南低空經濟集團將聚焦四大工程:升級飛行服務保障體系,以大浦機場爲核心建設智慧中樞和無人機物流運營中心;推進新基建網絡輻射,在景區、物流樞紐設旗艦點和機巢;升級大浦機場物流中轉站,開通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及省內航線;實施鄉村治理數字化,打造農村無人機巡檢體系。

更重要的是,湖南省低空經濟集團作爲省級戰略實施主平臺,依託全國首個省級A類飛行服務站,憑藉十二項全國首創成果,爲低空經濟應用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資本層面,湖南聯合興湘資本設立20億元產業基金,佈局空管網絡、整機制造、核心部件等關鍵環節。興湘國科科創園已集聚40多家企業、24個大學生團隊,初步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低空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6月27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首次將無人機“黑飛”行爲明確列爲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爲並給予處罰,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隨着法律層面的約束不斷加強,湖南低空無人機培訓行業也將制定更加規範、系統的培訓計劃,確保飛手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提升飛行安全水平。長沙市無人機協會會長丁勇表示,“這不僅有助於杜絕‘黑飛’亂象,更將推動低空經濟走向規範化、專業化和高質量發展,爲行業騰飛營造良好環境。”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