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空域生產力創新大會暨大疆FC100新品發佈會舉行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記者 向宇
會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向宇攝
8月6日,湖南省2025空域生產力創新大會暨大疆FC100新品發佈會在長沙舉行。本次大會以“智載未來·低空啓航”爲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代表逾千人,共同探討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見證中國無人機技術的最新突破。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率先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建成覆蓋全省的“1+13+N”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實現低空通信、導航、監視和飛行服務“一張網”運行。“從無人機物流到城市空中交通,從應急救援到農業植保,低空空域正逐步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潛能。”湖南省低空經濟協會會長餘守超說。
低空經濟“湖南模式”
作爲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試點省份,湖南憑藉制度創新、產業集羣與場景拓展等多維優勢,率先構建低空經濟“湖南模式”,有效推動空域資源利用率提升30%。
數據顯示,2025年湖南省低空經濟總產值預計突破1600億元,至2035年建成“縣縣通機場、鄉鄉有起降點”的萬億級市場。
“在這一背景下,協會積極推動政策落地,參與制定地方標準,組織技術交流與產需對接,助力企業拓展應用場景。”會議現場,餘守超表示,目前,協會已匯聚會員單位超200家,涵蓋製造、運營、服務、金融、科研等多個領域,成爲推動湖南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助力“空運興農”
作爲低空經濟核心應用載體,無人機系統在運輸、電力、應急等領域展現出顯著產業化潛力,尤其在現代農業領域。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農業無人機在湖南省保有量已突破12,600臺,居全國前列,廣泛應用於水稻、油菜、柑橘、茶葉等作物的精準施藥與施肥作業。其中,具備吊運功能的T40、MG系列重載機型達1,200臺,正逐步改變傳統山區運輸模式。
在邵陽、懷化、益陽等山區,無人機正成爲農產品運輸的“空中輕軌”。2025年以來,無人機已累計完成黃桃、龍蝦、中藥材、茶葉等高價值農產品吊運任務超3萬架次,總運輸量超800噸,有效解決了“採摘易、運輸難”的痛點。
尤其在雪峰山、武陵山片區,楠竹資源豐富但因地形複雜、運輸成本高,長期制約產業發展。如今,通過無人機吊運,單次可運送300公斤楠竹下山,運輸效率提升5倍以上,運輸成本降低60%。當地竹農表示:“以前請人扛竹子,一天只能運幾根,現在無人機一趟就搞定,價格還便宜,竹子也能賣上好價錢了。”
“它是首個在珠穆朗瑪峰完成物資運輸的無人機;在長江航道,每日爲100多艘船舶補給物資,年運輸量達140000公斤。”會議現場,大疆公司發佈新型運載無人機FC100,其有效載荷80千克、最大飛行高度1500米、續航里程26公里,爲低空運輸領域提供堅實技術產品保障,對推動行業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