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馬欄山AI譯製技術爲中國微短劇出海提質加速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高

春天的馬欄山,總能給人驚喜。

4月中旬,全國首個微短劇智能譯製中心在馬欄山揭牌。這意味着馬欄山助力中國微短劇出海將提質加速。

微短劇出海前景廣闊

微短劇,2018年興起,發展迅猛,2023年便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影視大廠紛紛入局。

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到505億元,首次超過電影票房規模。

眼下,微短劇市場依然持續“狂飆”,馬欄山一初創小微企業7天便可生產一部微短劇。出海也迎來井噴式增長,僅2024年,中國短劇產量超4萬部,其中一半以上向全球發行。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中國微短劇的海外應用已經突破300款,全球累計下載量超過4.7億次,領跑全球視聽市場,成爲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影視文化“走出去”的新動能。

馬欄山作爲全球微短劇賽道中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勢力,近年來依託“技術+內容”雙輪驅動,以虛擬製片、“中國V鏈”智慧審覈、AI大模型、數字影棚集羣爲引擎,構建“創作—審覈—製作—出海”全產業鏈閉環,並以湖湘文化爲底色,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據統計,湖南微短劇海外播放量累計達50億次,海外廣告收入超1.5億美元。

位於馬欄山的全球首家短劇出海分發平臺——XTV短劇出海董事長金章晉告訴記者,微短劇出海的市場潛力是國內市場的7至12倍,預計三年內海外市場規模將超100億美元,前景廣闊。

2023年至今,XTV平臺已上線微短劇1000部,其中大多爲優質國產翻譯劇,海外本土劇97部,覆蓋北美、東南亞、歐洲、南美等地區,觸達全球觀衆2億人次。

AI譯製技術破解出海瓶頸

微短劇出海,翻譯非常重要。

中國微短劇的“出海地圖”迅速拓展,但受人工翻譯速度慢、高水平翻譯人才少等因素影響,出海的微短劇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大打折扣,而且週期長、成本高。

“微短劇是順應時代的全球性文化現象,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是全球競爭的關鍵。”金章晉說。

爲此,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組織團隊進行攻關,前不久研發出一項AI譯製技術。

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主任塗永峰介紹,這項AI譯製技術集成了先進的算法模塊,包括聲音分離、說話人識別、聲音克隆等,能模仿演員的音色,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翻譯也能達到很高的準確率,且能提供超20種語種翻譯支持。

記者打開AI譯製視頻操作界面,上傳一段5分鐘的《遇見敦煌》中文短視頻,選擇所需生成的英語語種,再點擊“生成”按鈕,稍等片刻,就導出了文本準確、聲音自然、語調連貫的英文版短視頻。

“在微視頻智能譯製中心,一部中文微短劇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變身’多國語言版本,‘出口’世界各地。”塗永峰說,AI譯製技術大大提升了微短劇出海的質量與效率,今年馬欄山將譯製出海10000部精品微短劇。

來源:湖南日報